人是生而向往美好的。
纵向来说,是向往比昨日更好的生活。
横向来看,是向往身边人都羡慕的生活。
01
有了欲望和需求,就会“想到”“说到”
欲望和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个体来说也同样是。
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低向高发展。
满足了第一层便会考虑第二层的需求,就会下意识去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需求。思考的过程就是“想到”。
“想到”了,就会去和别人讨论,或者向身边宣布自己要如何如何,想要什么,弄到什么程度,实现哪些目标,便是“说到”。
然而,“想到”与“说到”也仅仅止步于自身,局限于萌芽,就好比获得了一粒种子,还没有栽种到大地。
02
“想到”“说到”之后,很多人却没有下一步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身边有一些朋友,在现实中,或者在朋友圈里,向大家郑重宣布要坚持减肥、学英语、夜跑等目标,号称要每日更新成果,然而多则几月、少则一日便不见了踪影。
虽然只是“说到”了,没有“做到”,但至少有“说到”勇气。
更多的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停留在“想到”的层面。
想来想去,分析来分析去,想法就没有了踪影。
然而,身边有朋友有一样的想法,而且去实施后,却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分析原因时,就是各种理由。比如,自己没有时间,不划算,能力还没有达到,家里不让……
03
想去干一件能让自己得到提高、改变的事时,就不要在自己固有思维框架内分析
有高人、师长说了一些建议,让我们可以去尝试尝试,或者是只需勇敢去做。
如果说这事很难,成本有限,但干了之后最次的结果就是再回到从前。
那就不要再犹豫了,不要再在自身狭窄的、有限的、顽固的思维框架内去分析利弊、要不要干等问题了。
如果靠自己的认知,能分析出个条条道道,我们早已不是现在的我们。
只需去做就好。
04
打通“想到”“说到”与“做到”的通道,最佳时机便是当下
很多人在思考要不要去做的时候,总会觉得现在会不会太晚。
如果从时间上说,那肯定是越早越好。
18岁去提升学历和28岁去提升学历相比,肯定是18岁要好一些,但28岁去提升学历也已经站在很多人前面。
2013年去办公众号和2021年办公众号相比,肯定2013年去办的要容易很多、收获很多,但2021年去办的也能获得很多方面的提升、收获。
……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错过了初期的最佳时机,那么下一个最佳时机便是当下。
如果说每一件事都要奔着最大利益去,那么,请您继续守株待兔吧。
05
在可触摸、可掌控范围内,做到最好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干了,在干的过程中解决一个个问题,就会有成长。
不干,在想的过程中会建立一个又一个烦恼,还会塑造优柔寡断的性格。
干了,在自身可触摸、可掌控的范围内做到极致,或者说摸到了自身能力的边界,那么恭喜你,你马上就要跳出当前的层次。
不干,看着身边的朋友们、同事们一个个在进步、在跃迁,心乱如麻的你更加懊恼当初的选择。
干了,会引起认知更高层次的大拿的关注,因为,你的能力、作为已经成了进入下一层次的入场券。
不干,只会看着别人的文章、别人的视频、别人的著作,说着别人好厉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