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269)

详注《随园诗话》(126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2-06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五·七八】

    曹子建《美女篇》押二“难”字谢康乐《述祖德》押二“人”字阮公《咏怀》押二“归”字。以故,杜甫《饮中八仙歌》香山《渭村退居》、昌黎《寄孟郊》诗,皆沿袭之。

    曹子建,即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美女篇》,是以首二字名篇的乐府诗。这首诗通过美女的不幸来抒发作者的胸臆,是曹植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曹植从二十九岁开始,进入他生活与创作的后期,其主要标志,就是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而做了魏文帝。本来,曹操早有以曹植为继的打算,曹丕和曹植兄弟在争立魏王太子上曾有过一场激烈的斗争。曹植的失败,就为他后期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幸。曹植不仅在文才上早露锋芒,而且被曹操视为“儿中最可定大事”(《魏武故事》)的理想继承人。正因如此,从文帝曹丕到明帝曹叡,都对他怀着很大的警惕,始终不放心他插手军国大事。曹植又总是怀着“忧国忘家,捐躯济难”的壮志,不甘心做“圈牢之养物”,一再上表要求“自试”而不得。他后期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这种矛盾斗争中的抑郁心情。《美女篇》就是表达这种心情的作品之一。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叶燮不仅认为此诗“可为汉魏压卷”,而且是“千古绝唱”(《原诗·外编》)。此评未免过誉,但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附:三国·魏·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押二“难”字,指诗中韵脚用了两次“难”字。一是:“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二是:“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谢康乐,即谢灵运(385—433),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因祖父在会稽建有故宅“始宁墅”而移籍会稽。晋宋间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佛学家,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早年寄养在钱塘杜家。后袭封康乐县公,世称“谢康乐”。

    《述祖德诗》,是南北朝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的作品之一。收录在萧统的《文选·第十九卷》中,题为《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

    附:《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小序,太元中,王父龛定淮南。负荷世业,专主隆人。逮贤相徂谢,君子道消,拂衣蕃岳,考卜东山。事同乐生之时,志期范蠡之举。《其一》: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临组乍不绁,对珪宁肯分。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其二》: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河外无反正,江介有蹙圯。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随山疏浚潭,傍岩艺枌梓。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押二“人”字,应该是指在《述祖德·其一》中有两处韵脚为“人”字,但查阅该诗,仅见押一“人”字。但可见有押二“民”字:一是:“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二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或许是袁枚记忆错误,或是刊印错误。

    阮公,即魏晋时期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

    《咏怀》,本指《咏怀八十二首》,是魏晋时期文学家阮籍创作的一组诗。这八十二首诗主要抒写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抒发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痛苦与愤懑之情。这组诗被视为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的代表,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本条诗话中,《咏怀》则是指《咏怀·其八》。

    附:阮籍《咏怀·其八》: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押二“归”字,指诗中韵脚用了两次“归”字。一是:“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二是:“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杜甫《饮中八仙歌》,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作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其中,韵脚押“前”字二次,一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二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香山《渭村退居》,即唐代诗人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其中,韵脚押“芒”字有二次,一是:“沾枯发枝叶,磨钝起锋芒。”二是:“灭私容点窜,穷理析毫芒。”

    昌黎《寄孟郊》,应是唐代诗人韩愈《醉留东野》。按:《寄孟郊》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七言律诗,其中没有韵脚押同一字两次的情况。

    附:韩愈《醉留东野》: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醉留东野》,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杂言诗。此诗约作于贞元十四年(798),当时韩愈在汴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刺史董晋幕中做观察推官。孟郊客游在汴,又将离汴南行,诗人赋此诗留别。诗人以自我调侃和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回顾了与孟郊交往的历程,总结了过去的友谊,表达了对今后友谊长存的良好祝愿。此诗中韵脚押“钟”字二次,一是:“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二是:“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闲言碎语:

    在本条诗话中,袁枚认为,因为有了曹植、谢灵运、阮籍等人在诗中有同一韵脚字用两次的现象,所以,在杜甫、白居易、韩愈的诗中沿袭了这样的手法。对于这样的说法,笔者表示,未必是故意沿袭,而是巧合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26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vf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