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视剧北评
张小敬救得了长安,却救不了整个盛唐!

张小敬救得了长安,却救不了整个盛唐!

作者: 娱小北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00:42 被阅读5次

​好剧不怕没宣传,因为每一个观众都是“自来水”!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开播前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开播后也没有惟妙惟肖的海报,《长安十二时辰》硬生生的靠着一张“豆瓣8.8分”的轮播图,以及“自来水们”的口耳相传,赢得了观众心目中2019上半年最佳古装剧的称号。

不谈剧中符合历史的服化道,以及演员们别具一格的演技,单看没人敢用2倍速追剧,甚至常常需要用0.5倍速回顾就能知道,这部剧当得起“2019年度最佳古装剧”的称号。

可以说,这样一部常常需要0.5倍速回顾的烧脑神剧,处处是伏笔,不仔细留心就很难理解后面的剧情。

先来抛出一个简单的伏笔热热身!

在剧中很多涉及到重要的历史人物名称都被“改头换面”。举个例子,李必口中的“郭叔叔”也就是郭利仕,实际上是历史典故里曾经给李白脱靴的高力士(真实性有待考证),历史上的高力士也曾官至骠骑大将军。

此外包括与圣人一同饮茶的严太真,也就是历史上的杨玉环,号“太真”。

还有权倾朝野即将代行皇权的林九郎,原型人物是历史上的李林甫,也就是官至李辅国的那个历史人物。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像上述的这些将历史人物“改头换面”的角色还真有不少!

比如何执政的历史原型就是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作者),李必的历史原型是李泌(都曾被权倾朝野的右相迫害过),太子李玙对应的原型人物则是李享(都曾被李林甫陷害过)。

他们以及其他一些在剧中被改名的历史人物,一起构建了这部以唐代为背景的电视剧。

而剧组之所以如此做,主要是为了接下来的历史大势做准备,即唐朝由盛转衰的到来!

先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长安十二时辰》的服装指导在介绍上元节时期的唐朝,以国际化大都市来概括,可见对于那个时期的唐朝来说,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还是没有之一的那种。

并且很多诗人也都是在那个时间段涌现出来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

但是这个时期既是盛唐的盛世,也是盛唐衰落的转折点,细心追剧的观众已经发现了剧中有一个人物叫安禄山,也就是后来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并且这个历史时期很多忠臣被打压,在历史上王韫秀的父亲王忠嗣,就被李林甫暗中操作贬低过;李享身为太子,却被右相李林甫几次三番的诬告;高力士身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宦,也曾被李林甫流放过……

而在这之后就是唐朝盛世衰落的开始!

那么细看《长安十二时辰》就会发现,这部剧不仅仅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长安十二时辰》简介)。

还讲述了整个唐朝由盛转衰的这么一个过程(以伏笔来暗示)!

也就是说:张小敬救得了长安,却救不了整个盛唐!

而《长安十二时辰》也通过处处伏笔来体现盛唐必然衰落的结局!

除了前文所述的这些历史人物,与唐朝的忠臣、奸臣一一对应以外,导演还通过台词与服化道来多次暗示盛唐衰落的结局。

不信你可以看剧中多次提及的台词:

“世人为何觉得夕阳美?不再刺目,也快落了!”

“炽盛大出,霍然而落——大荒落,眼前这繁盛未必能长久。”

“太阳升到最高,就该落了!”

这些台词都在强调一件事情:“如日中天,就是中午的太阳,盛则盛矣,终究是要落下的!”

这句台词可以说是一语双关,在不同的人嘴中有不同的意思。

比如太子说出来,主要针对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迟迟不肯退位让贤的“圣人”,一个是权倾朝野的林九郎,意指他们都是即将衰落的夕阳,而自己才是冉冉升起的朝阳!

而狼卫说出来,则主要针对的是整个盛唐,意指这个繁盛的长安城迟早有一天会衰落。

不同的话语,相同的意思,剧中多次提到太阳、夕阳、朝阳,不仅仅是单纯的意指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家族的更替,还意指整个盛唐的兴衰!

除此之外,导演还在一处极为用心,且慢慢看!

杜牧的《泊秦淮》如此写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句诗的前两句主要在营造一种清幽冷寂的氛围,而重点则是在于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这里诗人真正想说的并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是指那些决定“商女”唱什么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以及无所事事的看客!

当你理解这句诗的之后,再来看看《长安十二时辰》“花车斗彩”的这一场戏。

在“花车斗彩”的这一场戏里,导演选用了两种风格迥异的音乐来“斗彩”!

一个是短暂的人声开头后以鼓声为主体,颇显磅礴大气之势;

(根据资料引用: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另一种则是笛声配上人声的《短歌行》,富有古典韵味的同时也比较偏向轻柔。

(根据资料引用:横吹的是笛子,竖吹的是萧,笛声往往比较悠长)

但面对这两种不同的音乐,观赏的行人却是截然不同的反应,在鼓声想起的时候并无人喝彩,在鼓声达到高潮的时候也无人理会,直到鼓声结束,路人才象征意义的为其喝彩;

相反,当萧声响起的时候,所有路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许鹤子所在的花车,并且在许鹤子出场到收尾喝彩声不断!

这难道不是一种沉迷歌舞的表现吗?

非唐朝诗人林升曾写《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就是用冷言冷语讽刺那些纵情声色的人群!

再加上以行伍出身的崔器一行人带着公务前往修正坊驰援张小敬时,却遇到因“花车斗彩”的礼部封路一事,军令在身的崔器却不得不被迫停下,为“歌舞让道”,这也是一种暗示。

(崔器虽然有怠慢执行军令的心思,但这并不代表礼部可以拿“歌舞”封路为由而阻拦任何持有军令的人通过,先后顺序不能乱)

还有长安的明暗之争,表面看似一片繁华的长安城,背地里实则都是见不得光的交易,但偏偏这些交易背后的主导人,还打不得,骂不得,抓不得!

(我上面有人——来自《武林外传》)

以及剧中那手无缚鸡之力却满腹经纶的文人,他真的是盛唐时期的文人吗?

唐朝的文人大多崇尚侠义精神,文人之中又以剑法为尊!

才会有李白那“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提示:李白关于剑的诗句远不止这三句,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以及崔颢那“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的勇气,李贺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千古之问,还有贾岛那“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的豪侠之风!

要说我,唐朝文人当手捧书卷,腰佩长剑,骑上那千里马不是为了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是为了斩尽天下不平事!

大唐,什么是大唐?

大唐是那个威震四海万国来朝的礼仪之邦,也是武能平定边疆,文能安定天下的大唐!

危机,什么是危机?

危机往往都隐藏在繁华的背后,繁华一过,危机即来,让那摩天大厦也能瞬间倾覆!

盛唐,什么是盛唐?

盛唐就是那个在危机到来之前还尚不自知的盛唐,如昙花一现开出了最美丽的一世便迅速落幕!

可惜的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大唐也好盛唐也罢,从帝王将相到寻常文人,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所以张小敬救得了长安,却救不了整个盛唐!

《长安十二时辰》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长安十二时辰》简介)。

但是这个故事并不会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结束而落幕!

导演通过剧中处处伏笔来暗示,在故事结束之后,张小敬、李必成功拯救的长安依然敌不过历史的滚滚车轮,将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大唐盛极必衰符合历史的结局依然还会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小敬救得了长安,却救不了整个盛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zx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