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了,我一直惦记着一位老人,我记得是一位有信仰的人,我们虽没有见过面,但我和她的女婿白棋经常会聊起她。几年以后我们分开后,有机会就会问问别人,老人身体怎么样?他们一家子还好吗?因为我担心她的病情,他们的回答总是一句:“挺好的,一直维持!”
听白棋说当时接受治疗时老人自己还不知病情,家人隐瞒着老人隔一段时间进行化疗,化疗过程中老人说很难受,他们就说:“这是通过特别的关系才找到的大夫进行这样特殊的治疗,算是幸福的了!”就这样老人一直咬着牙忍受着,享受着家人带给自己的优待条件。几年来,老人一直保持的还算不错,大概是不知病情的缘故使她自己没有过多心理负担的缘故,才得以维持了那么久。很多人一旦知道患有绝症,就失去了一大半活的希望了。
今天听到同事说:“白棋不想回老家,也无处可回。”听起来不免有些伤感,那些年每逢过年,白棋带着妻子儿女总要回去住个半月二十天,并且要带儿子去上坟,为的是儿子能够记住家长的根。可如今儿子还没结婚,他已经不愿意回去了。
短短的几年时光,白棋和妻子双方的父母都相继离去,让我感到吃惊,也感叹时间过得了快不可抓,生命的脆弱不堪一击。他们年龄都不算大,但离开却那么突然,而且,一位老人离开时儿女都不在身边,一星期后邻居才发现,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人生真是可怜离去也甚卑微,儿女孝顺,但都不在身边,不免让人唏嘘。
白棋,一直风生水起还算不错,十几年蹦哒的很有尽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的斗志和动力无处不在,而今,只有一句:“无处安心”来形容。
人过半百,经历了那么多,脆弱的让人难以直面这个世界,却又无处躲藏。
缺失了上有老,人生就缺失了一大块,从此就有了不完美的存在,没有了长者,自己成为别人的长者,一步一步紧逼又紧逼,小时候总是充满对未知的挑战,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感受到现实却越来越残忍,人生不过如此。那些年想起自己,成为村里人孝顺的榜样,无形中给了自己多少动力,而今,再不会有那样的动力了,人生越来越暗淡……
儿子会像自己吗?不敢去想,总是尽力去做,儿子将来有出息,光祖耀忠,就像曾经的自己,就是一种荣耀,儿子就是自己活着最大的动力。然而,自己的思想一天天地退化,儿子还能接受自己吗?很多时候,不敢想,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不过是点滴的难受和一厢情愿。儿子什么时候能长大?成家以后吗?还是像他现在这时候?一切都太晚了~
富足人会怎样?贫穷人又会怎样?
谁效仿谁?谁知谁的幸福与苦楚?
人生,充满了很多不定数,就像姑姑常说的一句话:“人一生下来唯一确定的是你有几根手指头,剩下的都是不确定的。”
因为“不确定”,在年少无知时它是一种幸福,而在年过半百时,总不免有些担忧与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