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故居
在伦敦以西1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小镇上,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屹立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斜顶褐瓦,矮门小窗,使这座小屋在古老的街道上别具魅力。这是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出生与死亡的地方。这见证了他成长的一点一滴,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由此开始,要想真正了解莎士比亚,走进莎士比亚,游览莎翁故居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由正门进入,我们才掀开莎士比亚神秘面纱下的一角。
英国游记(3)墙壁被涂成暗白色,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划痕,破旧的木椅靠在临壁炉的桌子旁,桌子上摆着零零碎碎的小东西——水杯、羽毛笔、罐子、毛皮手套……这些东西在纷杂间又不失秩序。在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精心布置下,几世纪前莎士比亚的生活状貌被完美的再现出来。不远处,一个不甚大的双人床摆放在小木窗下,一缕阳光从窗口斜射到小床之上,随着风的舞动,在枕被之间跃动着。红绿相间的帘子悠悠垂到地上,只在中间敞开一点,供游客观赏,半遮半掩间反而使它变得更加朦胧,独具美感。
刚到第二层,一阵圆润的英语传入耳际。我们情不自禁的沿着声音走去。莎士比亚儿时的卧室赫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位身着古典长裙的英国妇女声情并茂的介绍着莎士比亚的卧室。
墙壁上贴满了褐色长边墨绿背景的壁纸,淡黄色的图案星星点点的点缀在墙上,房间里有些阴暗,但在烛火摇曳间,却是温暖而富有生活的气息。两根木棍形状的东西插在床上的右侧,听导游讲解,它好似既能防止孩子从床上滚落,也能弹除床上的灰尘。浅绿的床单,深红的床帘,既有着冷色调温婉,也有着暖色调的豪情。整座房屋的内部结构充斥着红绿两种元素,可见房间的主人是爱极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也许正是莎士比亚这种融合了多重情感的复杂的性格,才让他写出了闻名世界,并驾齐驱的喜剧和悲剧吧。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莎士比亚父亲的毛皮制造间。在屋子靠门的阳台上,我们发现了三个简陋的木制小盒,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红色问号。这再再普通不过的盒子,将同学们的好奇心全部都激发了出来。有些胆大的同学跃跃欲试,鼓起勇气打开了盒子,一股恶臭扑鼻而来,那种带着腐朽的臭味,令人一闻便难以忍受,恶心不已。听说这是几世纪前的气味,在几世纪的沉淀下,这股气息自然是有着腐败的味道。听此,没有闻的同学反而更加好奇不已,将已闻过的同学的忠告抛之脑后,争着抢着想要“品尝”。不知不觉间,阳台前竟然挤满了同学。
走出房门,柔和的阳光洒在肩胛之上,摆脱了阴暗的房屋,沉重的历史,心情不由一松,伸个懒腰,整个人显得慵懒不少。
房外种满了花花草草。一盆如脸盘般宽圆的多肉植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绿色的瓣微微绽放出玫瑰的形状,一层浅浅的黄色勾勒在它的四周,暗红色的枝蔓向外延伸着,腾空在空中,在风中颤动着,显得妖冶不已。
不远处一个身着古典裙衫的妇女抑扬顿挫的说着什么,双手随着声音的韵调摆动着,在空中划下一道又一道完美的弧线,优雅迷人。原来他们正在表演莎士比亚的戏曲。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女子由原先的轻松闲适高兴变得伤心难过痛苦,双眉紧紧皱在了一起,在圆形木台上不停的踱来踱去,一阵喃喃自语,一阵又愤慨激扬的大喊大叫,让观众的心都不由为她揪了起来。突然她鞠了个躬,先前所有情绪瞬间收去,脸上露出一个调皮的微笑。收放自如莫不是一位演员的至高境界,我的内心对她敬佩不已。
今日游玩莎士比亚故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莎士比亚,这颗人类历史上的瑰星,即使逝世百年,他的作品仍被无数人传颂,他的足迹仍被无数人追寻,他的房间仍被无数人瞻仰。他的影响力并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而是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变得更加巨大。
致敬伟大的莎士比亚先生!
英国游记(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