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问道,古已有之,个人看法,堪称经典的描述有两段,一个来自道家,“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很喜欢它,首先是画面感,上师开讲,直抒精要,门下三类弟子,上根器者,闻即开悟,转身就去践行;中根器者,好像懂了,又好像不够透彻,于是行事中,偶尔合道,偶尔离道;下根器者,又不一样,非但没领会到,还以鲜明的方式表现出来,非也,非也。其次呢,是它吸引人停下来琢磨,也许,人生的真谛,或者事物的真相,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直接明白,有时,得在聪明的直觉之后,停下来,咀嚼咀嚼。
另一段,来自论语,“生而知之者上矣,学而知之者次矣,困而知之者又次矣,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矣”。第一层体悟呢,人之禀赋差异,以及后天之因缘,皆奇妙万方。想想我们所遇到的那些各类奇人,很早就找到自己的天赋与天命,仿佛知道答案,无师自通,没走一步弯路;再看看那些勇于践行,屡败屡战,终于守到花开,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第二层呢,无论自己,抑或孩子,都需要及早去发掘,优势侧在哪?选择是否相符?有时结果欠佳,并非努力不够,而是选择的问题,适合姚明的并不适合李佳琦。在这上面,要学习科学家精神,不带主观,客观求真,不断试错,直到灯泡发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