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发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仿佛在一瞬间拉开了人们的社交距离,有意无意间,相互戒备的心理也随之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让人不习惯,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毕竟这是有悖于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繁衍几百万年而写入基因密码的习性。为了维修和满足人类的这种交际需求,大家都花了更多的时间在虚拟网络中,在那儿建立另一种人设,似乎那个世界比我们的现实世界更美好,更有吸引力。
任何时代,在社会各个层次上总是有一批保守人士,他们处于激进人士的反面,他们基本上会反对从历史的长河看不可阻挡的趋势,螳臂挡车却气势如虹, 例如大到反对社会结构的改变,小到反对新技术的应用,总体来讲他们是一批旗帜鲜明的、不想改变现状的人,可以说是因循守旧,也可以说是怀旧情怀。而作为平凡的芸芸众生更多是介于激进和保证守之间,感觉这样更稳妥。
就像现在我们都是“视屏”一族,疫情期间,更多人加入到了这个群族,迫于沟通的需要和虚拟世界的主动吸引,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电脑上,沉湎于各种短视频、娱乐、游戏等的虚拟世界中,可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又清楚的明了这样长时间的视屏、久坐、不与人面对面沟通,无论是对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我们认知中的不利影响,大家就这样在矛盾中苟延残喘却又无可奈何。
大部分的我们都看不清这时代前进的方向,即便是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各种专家的讲座和预言可以毫不费力的采纳到,甚至主动的推送让你了解,毕竟这是一个急于表达的年代,可是我们要么是迫于维持生计不暇他顾,又或者是被纷繁的信息淹没而难辨真伪,竭力全力仍有如履薄冰之感,怕摸不准这时代的脉搏,平凡而又庸的度过这一生,虽心有不甘,想来又徒增伤悲。
就像历史学家所分析的,现代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比我们狩猎采集的祖先强。社会越发展,技术越进步,生活的节奏会越快,对我们普通人的要求也会更高更多,这样想来好像这个世界对我们普通人真是不友好,这样的文字也更像是二战后的日本文学一样,有点颓废和消极。
其实这并不是这篇文件想要表达的内容,上面只是营造和描述我们目前所处的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当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环境的时候,不可避免又会回到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一千人心中有一种人哈姆雷特。
作为几百万年繁衍下来的人们,我们活着除了完成基因决定的种族延续的任务之外,还要体会红尘一世的不同感情需求,维持好的家庭,享受家庭的亲情,多做有利于社会的事,就像《原则》里面讲的,往往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事,才是对的事。更多的给予,像佛陀一样,舍得为别人,胸中长存浩然正气,这样我们就会有力量来对抗或与更进步的社会共存。毕竟你的人生只属于你自己,而你人生的幸福与否取决于你对幸福的理解,不仅要生,还要美丽的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