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价格上涨,让水果茶的盈利难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水果茶颜值高、有价值感、代表健康,是新茶饮行业近年来沉淀下的“经典产品”。 但火热的水果茶市场背后,一直存在“难以言说的痛”。

△茶桔便大果粒水果茶
水果价格涨涨涨,低毛利水果茶苦不堪言
今年夏天,很多人已经确认自己“不配”吃水果了。
在京东上, 一个2.5kg的麒麟瓜,44.9元。已经接近6月份了,往年一两块一斤的西瓜,今年价格很少有低于3块/斤的。
荔枝、车厘子没有自由,3元/个的红樱桃也没什么自由可言。

△今年整体水果都很贵
水果都不好卖了,水果茶还好吗?
据多位行业人士分析,水果价格涨幅之大,远远超过大多数茶饮品牌的承受能力。
几乎所有水果都在大幅涨价,很多品牌都快扛不住了。一次水果涨价很可能让一大波中小品牌面临掉队风险。

水果茶的本质:只负责流量,不负责利润
“水果价格其实年年都在上涨,像西瓜、草莓、百香果、橙子、柠檬这些常用水果,每年的涨幅约20%。水果茶品牌今年会面临一场大洗牌,很多运营差、流量低的品牌将会被淘汰。”奈雪の茶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果茶这个品类一直有痛点没有解决:
1成本高,利润低
水果茶的价格并不低,一线城市多在20元以上。看似赚钱,实则因为水果容易带来损耗、操作复杂、人工成本高,有些产品毛利连50%都不到。


而涨价基本上不可能,二三十元的售价,已经是目前消费者能承受的最高价位。
2流量难以撑起毛利
进入深耕阶段,就要回归日常运营,向品牌势能要流量,向日常运营要效率,向产品和服务要体验,做好“成本、效率、体验”这三道题。
在此之前,必须要理解水果茶的本质:低毛利,高流量。

在人工和空间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卖掉尽可能多的产品,提升平效,量上来了,就能对供应端形成议价权,这样才能带动门店的良性运转。
水果茶这个赛道,只有有一定品牌势能和运营效率,量大的玩家才能玩下去,这本身就是一个门槛。
水果茶盈利的“破局之道”
1持续完善供应链
水果茶虽然难做,但还符合市场大趋势。关键在于通过市场需求,倒逼供应链端革新。
对于供应链品牌来说,谁能先攻克替代鲜果的技术难关,谁就能吃到市场上最大的红利。

品牌势能和采购量是决定议价权的重要筹码,于是一些大连锁品牌,已经深入到了水果的产地。 为了更独特的口感,和最优先的供应,甚至会入股一些供应企业。
2产品讨巧
以“一杯水果茶打天下”的茶桔便,店内的多款奶茶都用到了水果,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流量和口碑。


在产品创新方面,也遵循着颜值与口感在线的基本原则,比如下面这两款果昔,颜值在线,价值感UP,但实际鲜果的用量并不多。

水果涨成这样,水果茶要怎么办?
以上几个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借鉴,当然,要想水果茶卖得好,供应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