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园中作
【明】 薛蕙
荒径入园墟,经旬旷游涉。
林飘依槛絮,蔓引横阶叶。
春阑意已倦,风晚花如怯。
怃然阅徂景,弥使忧相接。
薛蕙初好养生家言,以绝去文字,收敛耳目,澄虑默照为要,如此者若干年。后悟其“不足学”,读《老子》及佛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说,证之六经及濂、洛诸说,感至《中庸》“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为是。故其学以复性为要。
他认为,太虚之中,一理无二,幽明人鬼未始不一。上帝曰“天”,吾心亦“天”;鬼神曰“神”,吾心亦“神”。寂然不动者,本为一理;感而遂通,乃散为万事,但毕竟只是一理。不过因物感之不问,才有千变万化。吾心之理,与宇宙之理,本非有二,故宇宙非大,吾心非小,不可“厌小欣大”,轻视吾心之理。人心之神,与天之神,本非有二,天地之神盈乎天地,吾心之神也盈乎天地,天地之间,心无不在。因此理本同一体,故人能格于天地。如“主体而言”,“言性而言”,“此心字即是性”;如“主情而言,此心字即是情”。“非谓性情之外,复有所谓心者而统乎性情也”。
性未发之中,即性善。发而有不善,是因惑于物而迁其性。如知其性而不累于物,则其情便无有不善。而谓性有不善者,是不知未发之情、乃是以情言性,故而出现错谬。所以,人当恢复未发之中的本善之性。而“复性”的关键在于主寂而尽其理。“寂感者,心之理也。唯圣人能尽其理,寂多于感,亦其理然也。众人乱于嗜欲,故私感不息,几于无寂”。
陈水河整理于2019.5.24早上
提示:薛蕙与王守仁,同朝为官。两人对心学均有建树,不知为何王守仁名声大而薛蕙知其名者不多。薛蕙(1489~1539年),字君采,号西原。明毫州(今安徽毫县)人。正德进士。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字伯安,别号阳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