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作周刊想法每天写1000字
没事别想不开去看书,尤其这本《朋友圈的尖子生》

没事别想不开去看书,尤其这本《朋友圈的尖子生》

作者: 孑颜的乌托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1:30 被阅读45次

我担心太精彩,你会废寝忘食,这样对身体不太好,哈哈哈~

这本书是去年一位文案老师推荐的,作者是小马宋,第一眼我就被封面的一句话吸引了:

有思想的人都寂寞,但有意思的人不会,这个是不是很值得咂摸一下~

在前言里有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他说他想把他朋友圈里那些不同的、有趣的人写出来,观察并采访他们,记录他们的言行,剖析他们的成长经历,转述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也希望给读者呈现出不同的人生路径,这里面讲述了十三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人。

从他们的生活和状态里让我知道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原来事情可以这么做,其实这本书也是在教我们如何过好生活。

我就这本书里提炼出我认为对我影响较大的三个点,希望也能对你们有帮助。

一、关于写作,让我们洞悉本质规律,提炼价值刷新自己的认知

从这本书里不难看出,这些尖子生都热爱思考,而且善于总结自己学习到的技能以及思维方式。

然后通过写作,通过文字的力量将他们所要表达的传递给更多的人,利他也利己。

小马宋在文中大体将写作的分了类:

一类是坚持写作,并且持续生产内容的职业作者,比如李叫兽;

二类,就是这个人本身具备很强的写作能力,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成为职业作者,但是会间隔很长时间写一篇,而这一篇就会“炸掉”,影响力非常大,比如文中的马佳佳和刘丹尼;

还有一类是把自己的经历、对专业或行业的分析也形成文字,这些深度并且独到的观点本就是很好的专业文章,深耕后的专业性极高的独到观点本身价值极强,比如脱不花成为央视财经专栏作者。

因此写作是对自身专业或者有价值的经历进行的高度凝练再输出的过程,除了最基础的语言组合能力,更考验的是我们的思考能力。

就是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只有洞悉了事情背后的本质规律,挖掘出对读者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输出才会真正带来认知思维的提升,这种能力很重要,所以大家要好好将写作坚持下去。

二、关于目标: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

每年年初我们都会制定很多目标计划,但到年末实现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目标太多,反而给自己很多压力,二是没有将目标落地细化,导致目标永远都是墙上的那抹蚊子血,看到就会感叹,但无从着手,这本书里马文亚关于目标实现给读者的建议是:

1.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可以分短期,也可以有长期目标。比如说要减肥,先定好打算瘦几斤,多久实现。

2.细化目标,最好是细化为每天为这个目标做点什么, 减肥细化到每天那就是规律饮食,调整作息,一周运动几次,一个月瘦两斤,这些都属于细化目标的步骤,这样就简单了。

3.走得远别忘了初心,减肥路上阻碍很多,你只要知道减肥的目的是为了更健康,为了让自己状态更好,那么以这样的心态你会如何对待那些垃圾食品呢?

目标实现的三个步骤:选择目标-细化执行-莫忘初心,这本书里的尖子生他们的目标感很强,认定一件事之后,就是想方设法去解决实现,这种毅力我觉得我们很需要。

三、关于学习,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很重要

在看到关于李叫兽的篇章时,对他的关于构建知识体系的很感兴趣,正如他所说,高考650分和450分的书单基本上是一样的,书单和接触信息的数量本身并不能造成知识体系的差异。

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信息,找到了更适合搜信息的网站,或者偶然获得了绝密的书单,而是因为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看书的方式与众不同。

这里也体现了一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李叫兽看书时,每当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点,他会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反观自己,我有时在遇到特别烧脑的知识点时,大脑总会潜意识的想跳开,因为烧脑,因为我们的大脑其实更喜欢偷懒,我们不思考不提问题它是最舒服的。

但是长久以往,我们的认知会固化,这种局限性也会阻碍我们的成长,书上可能会有理论举例说明,但那仅是别人使用理论解释的现象,并不代表我们也可以使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现象。

优秀者模仿伟大者剽窃,说的是利用那些优秀的人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自己,而不是全套搬运他们的思想与见解。

所以在看书的时候或者解除任意一种信息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我们需要问自己: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李叫兽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我们可以尝试从三个点开始,一步一步充实自己的大脑。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想想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那些事?

3.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事件?

这也是李叫兽关于如何构建知识体系的三个要点,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在生活工作中,不仅是习,更要得。


以上就是我通过这本书提炼出的三个点,关于写作,关于目标,关于构建知识体系,我现在处于接触这些的第一步,用写作把从书里学到的梳理出来;

第二步就是细化目标,找到书中各位尖子生身上的发光点,学习他们的思维,模仿他们的做事方式;

第三步就是实际运用这些技能也好还是学到的板块,构建自己的一套体系,真正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对生活也会不断有新的认知。

相关文章

  • 没事别想不开去看书,尤其这本《朋友圈的尖子生》

    我担心太精彩,你会废寝忘食,这样对身体不太好,哈哈哈~ 这本书是去年一位文案老师推荐的,作者是小马宋,第一眼我就被...

  • 没事别想不开,去旅行

    罗马假日里的一句台词“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一直把这句话做为践行的目标。因此,除了读书...

  • 创业与All - in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极强的鸡汤效果与自我暗示。重读自媒体BLUE写的<《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 没事干了,别想不开的去结婚

    一个人得多无聊,才会被逼着结婚。 我的一个发小小徐,在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便被父母开始催着结婚,工作了2年之后工作也不...

  •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那种对前途的担忧,对未来的迷茫实在是太过难受。 但这半年来,也看到了男友的全力支持,父母的鼓励...

  • 没事别想不开去编程

    今天「又」遇到一个朋友,说想学编程,问我该怎么学习。 首先声明,我不是编程大牛,虽然写过几年代码。朋友们来问我,可...

  • 没事别想不开去开店

    最近身边蠢蠢欲动想去开店的朋友越来越多了,有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妈妈,有在体制内领着不高薪水的底层公务员,就连我快退休...

  • 没事别想不开做农业

    农业既是金矿,又是深坑,没事别想不开做农业。 (1) 昨天逛超市,水果摊上摆满了金灿灿的柚子。我随手拿起一个,柚子...

  • 没事别想不开日更

    在3月份,我给自己立下一个日更的flag,并且还准备在6月16日之前写满100篇。事实是,我又啪啪打脸了,至今才更...

  • 没事别想不开去“成功”

    引言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功利的去追逐“成功”,人人都渴望能够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出尽风头。至少我是这样的。然而事事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事别想不开去看书,尤其这本《朋友圈的尖子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k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