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想写一写我在使用摩拜与ofo这两家共享单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思考,但是发觉越写越多,抬头看看时间不多,就简单只谈一点:共享单车的预约机制,剩余的以后再表。
摩拜:自主设计研发,内置GPS,可定位,扫码开锁,可以预约。
ofo:普通单车款型,没有GPS,定位依靠用户手机最后结算的位置,密码锁开锁,不可预约。
从各方面来看,貌似摩拜显得更加高科技,可以预约也貌似显得很人性化,但是实际使用并不是这样的。
1.找不到车:由于GPS定位存在误差,很多时候来到地图标记的位置附近,依旧找不到车在哪里,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远远看到车其实停在路对面,而斑马线在十万八千里以外啊!啊摔……(╬ ̄皿 ̄)=
2.被预约的车的标记不明显:被预约的车后面会有一个很微小的小蓝灯亮起,夜晚还好,白天根本看不到啊,啊再摔……(╬ ̄皿 ̄)=,这就会造成当你预约的车停在一堆摩拜中时,你不能立马识别出来,还得仔细寻找。
(当然你还是可以随便扫码其他摩拜骑走一辆,但是又有几率遭遇「对不起,我是故障车」和「对不起,我正在服务其他人」和「解锁超时,请换一辆重试」的情况,啊再再摔……(╬ ̄皿 ̄)=)
换到ofo,只要在你在路边看到一辆ofo,只要可以正常开锁使用,你就可以骑走,我感觉这才是共享单车应该有的形态—「随时骑走」,而摩拜的预约机制其实在现有的情况下(GPS定位不准确;路况复杂,车辆停放没有规律,难于找到;国民素质问题,私藏车辆。)看似方便了用户,其实是不恰当地提高了用户的期望值,当用户找了大半圈找不到车时,加上已经损失的时间,还要再采用其他方式达到目的地,就已经是双倍的损失,心里落差就会非常大。
而反观ofo,依靠着低廉的造价,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地投放,不用预约,出门100米内必有一辆,只要可以正常开锁使用,你就可以骑走,反而是不会出现心里落差的情况。
说了这么多,其实中心思想就是做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一项功能的添加有可能带来的蝴蝶效应,注意各方面的联动思考,增删功能都要谨慎。
后话:
摩拜现在一天只能预约5次,其实这可能是在解决因为预约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有用户会一直长时间不断预约一辆车,直到他用上那辆车为止,但是做出这样简单粗暴的限制,免不得看起来有些打自己脸。
ofo最大的问题是过不了国民素质这一关,记住密码,车牌号抹掉,一辆ofo就可以据为己有了,所以共享单车这一局要玩得好,难度其实很大,作为普罗大众的我,当然是希望共享单车不要只是昙花一现,最终真正能够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才好。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