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健委发布的抑郁来源家庭、师生、人际关系
2-心理韧性(可恢复行、支持性)
有些人抗压能力不行,但心理韧性好。(方便面抗压)
3.心理支持系统。(家庭)
家庭还有治愈和防御的作用
教师职业孩子容易自杀(八到九倍),老师的孩子上清北的可能性也大。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一)1.婴儿前期:信任与不信任,安全感
有了安全感不焦虑,自卑。
怎么形成安全感?——需求的敏感,及时的回应
负面,通过苦达成目标。
困难性婴儿,容易型孩子。有遗传因素,也可通过后期
2.婴儿后期:自主与害羞冲突
良好的生活习惯,训练-反抗-训练中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主和自控能力,在发展。成为自我决定的人。
三岁左右第一叛逆期,青春期第二叛逆期
害羞,往后躲,抱大腿。
犯罪,内向不稳定,羞怯胆怯,被逼急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羞怯社会攻击性模型”(羞怯与攻击性)
陌生型羞怯,焦虑型羞怯,调节型羞怯
自责的后果,除了抑郁意外,还会进行外归因,都是别人的错。
焦虑型很容易导致很多人际困惑,焦虑和抑郁是两兄弟。
(二)学龄初期(4-7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这时期一定要鼓励
培养主动性、自律、效能感
发现孩子的特长一定要珍惜,有成就感
(三)7-12岁:勤奋对自卑
当勤奋感大于自卑时,就会有能力的品质。
一训,就会出现思维狭窄,脑袋不灵光了。
(四)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1-身心发展快速且不平衡
流体智力(遗传和先天),晶体智力(后天经验得来)
北京地铁一号线事件(不能被拒绝)
2-认知改变
考虑不周,不长远,后果意识差。
容易受权威和同伴的印象(光环效应),认知容易偏激。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底线意识,后果意识。
厕所社交,老师不管
过于自我中心化的人,容易极端化,偏执(羡慕,嫉妒)
偏执的人,往往不考虑自己的人原因。
3.实现同一性
同一性弥散:无探索、无投入
同一性早闭:有投入、没探索
同一性延续:有探索、无投入
同一性成熟:有投入、有探索
4.依恋关系变化
独立意识的增强
伙伴关系密切
4注重外表,喜攀比
5.外表上追求与众不同,心理上从众缺少主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