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常常夸奖一个人聪敏,说明这个人头脑灵,反应快,智商高。但我们很少用“智慧”来夸人,这是因为聪敏既可以是口语,也可以是书面语,而智慧一般用于书面语。
从词义上讲,聪敏和智慧都是褒义词,表达嘉许和羡慕。他聪敏吗?这样问很平常。他智慧吗?就别扭了吧!
仔细推敲会发现,其实聪敏和智慧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一个人是否聪敏很容易被发现。在与人交往中,通过对方外化的表现,如语言、神态、动作、反应等等,简单的交流和互动很快就能发现对方到底是愚钝还是聪敏。即使是做科研的学者,通过其成果也能看出是否高智商。但智慧不同,你不可能只经过几个回合就发现对方是否有智慧,智慧深藏在一个人的骨髓里,经年累月,才有可能窥其一斑。
其次,聪敏只传达智商高低。门萨(“MENSA”)俱乐部的人都是天才,智商都超过140分,目前门萨俱乐部拥有10万多名会员,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而正常人110分左右,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可以达到120分左右,应该说智商120以上的都是聪明人。
但智慧则不同,除了智商,更有精神的内核。我们和聪敏人交往,利弊各半,为何?因为这要看对方品格如何。如果一个聪明人,性格怪癖,则不容易相处。倘若品行不端,则是大害,这样的人要远离。当然,聪敏的人多数应该是可以合作的,因为他们知道合作才会双赢。充满智慧的人,不仅智商高,而且有强大的精神内驱力和超凡的洞察世事的领悟力,他们往往见人所不能见,思人所无解思,成人之不能成之事。这样一个人若再拥有上乘的品德,悲天悯人,宅心仁厚,甘于清贫,不畏牺牲,那就是圣人了,耶稣、达摩、甘地皆是也。
最后,聪敏的人能办事,但智慧的人能成仁。聪敏仿佛是一种高级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但智慧解决的是根本性的问题,世界到底是啥样?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甚至认为生存还是死亡都无所差别,死亡或许是另一种生存的方式。
“聪敏”与“精明”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精明”带有贬义,多指会算计,不能吃亏,这样的人往往脸上就写满了“小聪明”,容易识破,被人不屑。
在聪明和智慧之间,还有一个词叫“睿智”,它似乎要高于聪明,但又远不及智慧,为何?虽然智慧和睿智都有一个“智”,但差就差在一个“慧”字上。“慧”是什么?简单说,“慧”就是“洞透”,是抵达本质。如何才能得“慧”?有“渐悟”与“顿悟”一说,学佛的人都知道。但终究这真的是天注定的,既所谓要有“慧根”才行,有的人天生就有“慧根”,没有“慧根”的人索求一生还在原地茫然。“慧根”与看书识字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没有联系。唐代有位高僧叫“慧能”,他不识字,但大家耳熟能详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出自他口,武则天对他都高看一眼。
我还想说明一种智慧,那就是我结义的二弟张天翼母亲那样的人。伯母因病不幸于2020年3月1日仙逝。天翼在悼文里这样说:“母亲不识字,她却是个有着大智慧的人------母亲坚忍,家里家外的事一肩挑,因为不怕吃苦体力也好,干起重活一点不输男人,父亲在生产队做会计,免不了得罪一些人,每当受人欺凌的时候,都是她勇敢的站出来,保护我父亲,也保护了我们------我们不小心打碎一只碗或者犯一些小错误,免不了招来父亲的一顿打,都是母亲袒护着我们,向我父亲求情,希望给我们改过的机会------母亲乐观开朗,有时像个老顽童,凡事都会看到积极的一面,很小的时候就为我种下希望的种子------”是啊,天翼的母亲和很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母亲一样,她们虽然不识字,但识理,“洞透”人性,慈悲为怀,勇于担当,大爱无疆,激励着晚辈奋勇前行,她们是伟大的母亲,是智慧的母亲!
谨以此文悼念伯母!愿在天之灵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