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过哲学,也没研究过,我一个工科男对哲学的印象就停留在了高中马哲,学分到手之后,就再也没碰过。
最深的印象就是哲学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工作以后,有了些阅历,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积累了职场中的感悟,于是经常会在头脑中闪过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仔细想想还总能跟哲学联系上。
文学、艺术、绘画、管理等似乎都能跟哲学沾上边。哲学到底有什么魔法,其实我越来越好奇,甚至想不出作为一门专业学科,需要学些啥内容。哲学,对人类有哪些重大贡献和成就。一句话,就感觉哲学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我最近在看的书《大象无形》,是一本关于绘画的书,很难想象一位画家聊绘画,却大篇幅的论述都与哲学有关,而不是介绍绘画技法等。
画作,表面上是从无到有,先有成竹在胸,然后才通过画笔呈现。如何实现从无到有,如何构思,才是该书的核心。通过对构思过程的深入剖析,发现绘画大量融入哲学思维的运用。
特别是通过对比油画和中国画,让我第一次理解到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最主要的观点就是,中国哲学强调模糊,西方哲学强调边界。
回想过去见过的油画作品,最著名的蒙娜丽莎的眼泪。以前仅仅是关注绘画本身,了解她的色彩,人物表情的刻画,构图和比例,画作背后的人物故事,忽略掉这些思考套路,才出现一个我自己从来没意识到的问题,同样是肖像画,与中国的水墨画,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油画对色彩的运用非常细腻,调色很准确,形式上追求极致。人物的面部细节,哪怕同样是额头,上额和下额的皮肤阴影的变化,都要用颜色表达出来。衣服除了颜色,还需要适当地用笔触强调出质感和纹理。所以西方画作的核心,就是找到边界,无限放大每个细节,用颜色和笔触表达出变化。
中国画首先在色彩上很单一,靠水和墨的交融,没有西方颜料那么复杂的化学反应。在细节的表达上,没有颜料来的那么准确,水墨到了画纸上,有渗透,有挥发,还会有起晕,所以不能很清晰准确的表达出各构图区域的边界。尤其是山水画,群山之间,借云雾模糊了边界,却依然能表现出群山的远近重叠。用西方理论中的透视原理,无法解释中国画的构图,但丝毫不影响画面协调,大量的留白反而更能调度观画人的想象,一起去丰富画面中的内容。
在宋画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内容,如果从细节着眼的话,不会像有油画那样经得起推敲,色彩和质感的表达都丝丝入扣,但是模糊掉这些细节,中国画可能在一开始就提供给人一种全局视角,从感官上给人很开阔的感觉,牢牢抓住这一感觉之后,在随着视线的移动慢慢铺开,同时用细节和对比,把景深不断的延伸,最后用留白的迷雾进一步推向画面外,每个人的想象被无限推远,就像电影的镜头运动轨迹,从远处推近,到虚焦,人的心理和情感,在留白里得到释放。
这个过程,我还没有很清晰,就像刚看完书第一遍的印象一样,越思考越模糊。哲学就好像张三丰的太极功夫一样,忘掉招式,忘掉自我,然后随心而发。
以往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专业,新的内容时,总是先从一些基础的概念入手,实践中也会先去模仿别人。我的专业是景观设计,在学习阶段都是从大量的临摹开始,在临摹中学习和吸收。可是当从业了十多年之后,有了积累,该如何突破,不可能一直模仿,永远走不出别人的影子。这个时候,就来到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瓶颈期,甚至很多人不太回的去那个一无所知的状态,因为已经被别人的思想绑架,被别人的思维套路禁锢住了。我在这种状态下,持续了三年,非常痛苦。想改变,也知道必须改变,但无从下手。
一段时间,我认为自己的专业荒废了,每天强迫自己看很多图纸,然后给出自己的分析,结果连自己都不满意,所有的意见都太套路,没什么新意。对于什么的景观才是好的景观,我也给不出自己的标准,功能、交通、施工难度、后期维护这些口水话的标准,没有一点营养,说出来我自己都反感。
一度有点崩溃,经常自暴自弃,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看书偶尔接触到了哲学,似乎给我打开了一扇窗。
哲学,为我找到了一种心态,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素描里的高光和暗部,如果全是高光和暗部,画面会对比会很刺眼。和谐的光影,一定是大部分的画面出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灰调才是世界和生活的主调。适当的糊涂,就像灰调,模糊黑白两极分化,是一种更放松更和谐的心态。
回想过去所有的学科,开篇一定会是大量的定义,而哲学好像很少给定义。哲学的魅力就在于,不给定义,就不会定住人的思维。于是后来在景观设计过程,我尝试忘掉以前学的方法和标准,不管有没有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考角度。事实证明,非常有效,我不再单纯的从专业角度去分析问题,而是从市场行情、城市人文、文学意境等很多新的视角去思考。我的阅读方向也打开了,文学、哲学、历史、人物传记等非专业类书籍越来越多。
其实我很感谢那段迷茫时光,虽然现在呈现出来,我对哲学的了解没有很清晰很全面,但哲学给了我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下,我有了更多的目标和方向。今天的这篇文章,就像此时此刻我的生活状态,不是最完美,却最珍惜,最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