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概览,以下为现场
热情奔放 探寻大茅山农垦文化的魂与根
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作家上饶采风之三
文\图 郝小学 李凤梅
己亥年盛夏末,愚慕名来到大茅山,感受其独特红色与历史文化、农垦精神,深受教育,陶然于心,特写此七律藏头诗(平水韵)以纪之。
赞歌嘹亮乐悠扬
大爱牺牲是脊梁
茅屋虽寒能挡雨
山夫但在定朝阳
垦荒发电栽茶乐
殖种寻金育后忙
精虑所为思报国
神珠熠熠再弘光
4日清晨,从诗情画意的弋阳国际文学村出发时,天公作美,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老天仿佛知道我们要对革命先驱方志敏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前去拜谒,不但给个好脸,还热情高涨,中午时分气温高达39度(这是后话),可谓“热烈”异常。
怀着一颗崇敬、憧憬、虔诚、好奇的心,愚搭乘大巴与20余位作家前往位于德兴市的大茅山集团有限公司——它的前身就是赫赫有名的大茅山综合垦殖场,学习、专访“大茅山垦殖”文化,为本次采风重头戏“垦殖文化”的宣传报道“取经”;为共和国垦殖场的先行者、中国大农业的功勋地——全国农垦企业的一面旗帜鼓与呼;为奋斗于此的老同志们的吃苦耐劳奉献精神呐喊;搜集开拓者感人故事,寻觅新老大茅山之魂。
大茅山历史悠久 前世今生与众不同
穿崇山,越峻岭,大家是一边欣赏着窗外的美景,一边一路高歌的交流,情绪激昂,经过长途飞奔,我们从弋阳市赶到德兴市的大茅山。集团党委副书记蔡加才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并在大巴上对垦殖场及大茅山各方面资源作了介绍。他说,大茅山位于铜都德兴市境内,地处闽浙赣3省交界的怀玉山脉中段。大茅山,红色文化底蕴浓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就是以这里为中心,对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这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最让人痛心的是,1935年清明前夕,敌43旅突然进攻乌风洞,300多名红军伤病员和医务人员惨遭屠戮。如今在乌风洞六角形亭中矗立着一块纪念碑,正面镌刻的是方志纯题词“乌风洞红军死难烈士纪念碑”,背面是“笔架山高马溪水长,遇难烈士万古流芳”。现在,大茅山已成为弘扬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精神的教育基地。1962年3月朱德委员长亲临大茅山视察,入住梧风洞迎宾馆,在登山赏兰花时称道:“幽兰清香,沁其心田。”
江西省大茅山集团公司前身是江西大茅山综合垦殖场,成立于1957年,现已走过60多年的光辉历程。1956年7月,中共江西省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老根据地工作的决议》,决定创建五个农林牧渔综合垦区和七个林牧农垦区。
1957年11月30日,为勘查大茅山地形和森林资源,选择下放干部的生产点,江西省委书记方志纯——方志敏烈士的堂弟、江西农垦事业的开拓者,大茅山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率领垦殖场的第一代领导人曹镜沂、阙由熹来到德兴县大茅山脚下的花桥村实地考察。他们冒着蒙蒙细雨,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对安居、生产区域进行详细了解,当地老百姓看到此景激动不已,他们说:“红军又回来了!”“小老方﹙他们称方志敏为大老方﹚回来了。”
12月23日,方志纯率省直机关第一批下放干部527人﹙其中老红军15名﹚和德兴当地下放干部41人到达。12月26日,他宣布大茅山林牧农综合垦殖场成立,在花桥、暖水、绕二、乌风洞(也称梧枫洞)办四个分场。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80名退伍官兵、上海知青、扬州知青来到大茅山,参加山区建设。从无到有,经过第一代农垦人多年的艰苦奋斗,大茅山林牧农综合垦殖场成为当时全国农垦企业的一面旗帜,留下了广为传诵的大茅山精神和大茅山农垦文化。
大茅山历史文化悠久,区内有众多的人文古迹,它是汉长沙王吴芮的隐居地;曾是多个朝代义军的根据地,古代一位叫梧(乌)风的农民英雄,在此安营扎寨,杀富济贫,故名梧(乌)风洞。唐末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曾在这里留下黄歇田、点将台、跑马坪等遗迹;此地还是我国湿法炼铜鼻祖张潜的故里。明朝时期,大茅山已经成为周边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中尚存有白云庵、香息庵、脚庵庙等古迹。
大茅山风景名胜区,以其风景资源类型多,资源特色鲜明——奇绝的峡谷潭瀑景观、罕见的原生生态环境、典型的花岗岩峰峦地貌、悠久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而声名远扬,其典型性、稀有性和垄断性及主要特色相结合型的风景名胜在全国都属罕见。
如今的大茅山综合垦殖场——也就是大茅山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新一代农垦人的拼搏,已经发生了巨变。
青舍里大手笔 致富父老乡亲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此次农垦采风的首站——青舍里田园综合体,也叫池口田园综合体。
据蔡先生介绍,大茅山集团公司引进了江西青舍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大健康”和绿色生态产业,打造了“农文旅”田园综合体项目,这就是该处,现今名字的由来。
青舍里田园综合体(池口)项目投资近20亿元,建成后,拥有8000亩的农作物种植基地,三叶青、黄精、枳壳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平均亩产值可达3.5万元,这将让职工们受益良多,还将带动周边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真的是大手笔,新时代,新作为,新气象。
指着前辈们用树栽种成“毛主席万岁”字样的山坡,他给我们讲述当年老同志们的信仰与忠诚,大家受其提示看清了此历史“宝物”,并以此为背景留下了集体合影,以作纪念!怀念!
随后,我们在蔡先生的引领下步入青舍里,感受它的新生。顺着精心装扮、寓教于身边、绘有24孝故事的知青文化墙,赏着依然有荷花绽放的莲池,闻着花的幽香,回味忠孝、清廉我们中华优秀文化之美。
走进大茅山农垦文化馆,农垦文化尽收眼底,陈旧原始的劳动工具、老照片、奖状、品牌产品等等,用无声的语言告知我们大茅山人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披荆斩棘、闯关越隘的奋斗故事。它的发展与跨越,真的来之不易,身心受到震撼,这是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
展馆不远处保留的知青大舞台,令人遐想,这个地处深山、远离都市、曾经文化生活匮乏之地,这样的一个舞台会给当年的同志们带来多少的欢乐?他们以苦为乐,战天斗地的精神感染感动着我们。随行曾下过乡的作家们更是勾起了对那难忘岁月的怀念之情,怀旧之情溢于言表,纷纷在此留下倩影;奋斗的故事、满眼的尽绿、漂亮的楼房与现今安逸的田园生活,令同行者很是羡慕,他们说要是能在此安家落户,那真得会很幸福……
随后,穿越郁郁葱葱的山路,我们来到采风的第二站江西大茅山集团公司总部。院进门处一座不锈钢的雕塑,如花瓣拱卫太阳——长的托起金球,短瓣伴在周围,花儿离不开阳,寓意深刻,彰显茅山集团公司综合又蓬勃发展的实力,张力很强。座谈会上,蔡先生替出差在外的黄伟董事长进一步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大茅山集团公司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以改革为抓手,保护绿色生态,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走“一产稳垦、二产兴垦、三产融合”的发展之路。集团成为集有色金属、水力电能、机械制造、建筑工程、农林产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有农垦企业;独有企业只有发电公司,其他企业或是以资源、资金入股,如持有金山金矿24%股权、三和金业14%股权、大茅山风景名胜区19%股权等;或是采取政府“招商引资”方式,在集团公司辖区范围内搭建平台,引进公司进行产业打造。集团的优势加之多业态的整合、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穿过热闹的街区,我们驱车来到采风第三站,德兴农垦之家。观看了设有摄像头、能观看到整个家园现实情况的监控室;看到了干净、整洁的家园全貌。蔡先生介绍说,此家园,800多一平米的房子,总共20多栋,为几千人的农垦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是国家对农垦系统实施的特殊政策——只有大茅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才能享受;这是富裕起来的祖国母亲对那些新中国建设者的奖赏。一排排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掩映在绿树竹林中、荷塘畔,鲜花相伴,美丽家园犹如一幅山水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美轮美奂。一位姓吴的老农垦员工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公司就是我们的家,住在农垦之家是我们的无上荣光。”
工业之光在此迸射 生态绿茶沁人心脾
冒着39度的高温,顶着酷暑,大家兴致勃勃地来到采风的第四站德兴瑞港电站。汗流浃背的登上几十凳的阶梯,这已经很旧有些破损的阶梯也是历史的见证啊。
此发电站,主要由一个旧的两层建筑物构成,一层在地上,一层深入水中,内置三台发电机组,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旧墙体虽被粉刷一新,那旧式的建筑风格已显示其历史的沧桑。三位员工坐在电脑前,实时地监控着发电的运行情况。员工告知,一台发电机一小时发630度电,三台发电机所发电,不仅能惠及不少的百姓,水电站建成后按50%的利润留给公司,也带来了几十年的盈利。迄今,它在江西同等规模的电厂依然位居前列。
想当年,老员工们凭着一股铁人般的精神,坚强的毅力,手拉肩扛,愣是在这高高的峡谷间、河流上创造了奇迹!改变用电方式,与点蜡烛照明的生活方式告别,那是何等的骄傲,荣光。这是大茅山的工业之光,带给人的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奋进之歌!马达轰鸣声,就像驰骋疆场的铁骑,洪流滚滚,势不可挡,奋勇向前!“劳累的身躯”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电厂的明天更美好。
高温下,兴致不减,一行人转场至采风的第五站“绕二”茶场。在茶厂负责人的引领下,我们急不可耐地攀上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茶山。那漫山遍野汇聚一起的茶树就像绿色海洋,蔚为壮观,美得令人称奇、惊艳;一排排经过精心修剪的茶树,沿着山势的起起伏伏似音符弹奏出华美的乐章;一条条带状的茶树犹如一首首赞美诗,传向远方,曼妙;蓝天白云衬托下的茶山更似一幅诱人的山水画卷,打动、震撼人们的心房!如此美丽之地,大家纷纷穿进茶海,扮成采茶女学其贤惠、清纯,所戴的帽子、披的丝巾则被一次次抛向高空 ,记录留下那开心、心动时刻。
这是我第二次观赏大规模的茶山,上一次还是数年前在武夷山欣赏类似的美景,倍感亲切。这迷人的茶山,是农垦人几十年艰辛付出的缩影,她美的令人心疼——花费了几代人、多少员工的心血?
带着兴奋与疑问我们来到了一处公司所属的老厂区重溪茶厂。在这里,采摘的绿茶叶经过加工后会成为国人爱不释手的妙饮。工作人员早已热情地将自制的茶叶沏好,看着墙上悬挂的各级部门奖励的牌匾,赏着茶叶在杯中的沉浮,品着这大茅山原生态绿茶后的醇香,心情激动,思绪万千。它启示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苦尽甘来。经过风吹雨打、经过苦难日子的磨练,经过大茅山农垦人的艰苦付出,他们先苦后甜,持续地迎来收获…… 大茅山农垦人经历了艰苦创业、辉煌发展、低谷运作,再次创业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的大茅山农垦事业蒸蒸日上,新一代农垦人用现代化、高科技的生产力,用创新与智慧,正在创造一个多业态布局“绿色崛起”的奇迹。
大茅山共和国不会忘记 功勋农垦精神代代发扬
带着喜悦的心情,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今日采风的第六站也是最后一站,红色广财山。满满的行程,炎热的天气,虽然衣服一次次被汗水浸透,也抵挡不了采风者的热情。
蔡先生说,德兴市曾是赣东北苏区和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活动中心,大茅山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沃土。当年,红十军团由中央苏区来的红七军和赣东北的红十军在重溪会师组成,名为“北上抗日先遣队”。队伍由重溪出发,在怀玉山遭受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在粟裕将军的带领下突围重新返回离重溪三十里的广财山。因为那时的广财山是闽浙赣省委的住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粟裕将军于八十四年前在广财山组建了红军挺进师并任师长,由此挥师南下,为红军长征、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为了向曾经在这方热土上战斗过的方志敏等革命先烈,以及粟裕大将、饶守坤中将等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缅怀,去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广财山组建地旧址在绕二镇花林村广财山修复,其历史意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
顺着一条孕育生命给予希望的小河,我们走进这个拥有众多红色故事的小山村,追寻红军的足迹与英雄情怀。新修的带有观望哨似的木质山寨门、吊桥、巨大的导示介绍牌,以步枪为支撑的路灯杆、墙体上绘制巨幅的红军聚集宣传画等,体现是这里的红色文化,道路的艰辛;老式的木屋正门悬挂的“人民食堂”,墙上刷写的、已褪色甚或已看不清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公社万岁”标语,宣誓出征广场、古朴陈旧的木屋等等,看着亲切、感人,昭示的是历史的沧桑、厚重!新建的连接小村与深山的“望胜桥”,寄予了后人对英勇红军的深切怀念!它不正是今人的希望之桥?
我在想,在那峥嵘岁月,我们的父老乡亲是用何等的勇气支持红军!支持正义!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之绞杀,我们红军战士的信仰是何等的坚定!这份鱼水情,这份革命理想信念的树立,那是我们今人和后人应该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这,不正是我们寻找的大茅山魂之所在吗?她也是我们寻找的根之所在!事业兴旺发达之动力!
追念是深刻的铭记,缅怀是入髓的启迪。我们生活的和平安定的新时代,是无数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大茅山的红色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将永远铭记在共和国史册!她将激励大茅山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在建设美丽江西的新长征路上谋求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谱写新华章;她将激励中华儿女从容应对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老人家慷慨激昂的声音,在我耳畔反复回响荡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