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野望》教学设计

《野望》教学设计

作者: 泉泉0210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23:05 被阅读0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欣赏力。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王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雄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诗作《野望》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常识,美读诗歌。

1.唐代诗人创造的两种新诗体——律诗和绝句。这首诗是律诗,五律。

律诗: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格律严密,是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八句完篇的律诗,每诗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2美读。

美读,把诗歌描绘的画面美美的展示出来。让人能通过听读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示范读。

(3)学生再读。(个人读、齐读)

(4)齐声美读。

(二)参考注释,描绘画面。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教师对部分词语做补充批注。

2.译读诗歌,交互分享。

          教师要有示范。

(三)深入解读,学会品析。

        1.教师示范,明确三个层次的要求。

        (1)诗句描写的似乎什么.

        (2)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

          (内外、动静、远近、正面侧面等。)

        (3)对诗中的某一个字或一个词进行赏析。

            (词性、修辞、情感等)

(四)再读诗歌,小结本课。

《野望》全诗通过写山野中萧瑟广阔的秋色,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和避世归隐的愿望。

(五)作业。

    自主学习《黄鹤楼》。

相关文章

  • 《野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

  • 《野望》教学反思

    课前浅层解读了此诗,王绩一改齐梁的倚靡诗风,呈现清新自然的风格,初唐赢得压卷之作的美誉。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课前让学...

  • 《野望》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讲述诗歌画面。 2、体会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徙倚”二字,感受诗歌感...

  • 《野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

  • 整合的乐趣

    整合的乐趣 ——《望岳》《春望》整合教学反思 自从新课标实施后,我开始关注整合教学,上次公开课整合《野望》《饮酒》...

  • 野望的红灯区

    1. 野望出生时不叫野望。野望,是野望自己给自己改的名字,当野望拿着崭新的身份证从公安局出来的时候,“野望”这两个...

  • 教学常规漫谈(老王唠教育)之130

    教学常规漫谈 之130(1122) 今天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在进行课堂教学设...

  • 评委说 转载

    第一,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当从学习者需求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任何教学都应当服务于学生,良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是围...

  • ⑥《阅读教学设计》摘录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设计。教学设计的三大核心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 三点教学认识(2)

    第二点 如何设计教学 任何教学都需要设计,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教学,为确保最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而设计互动有效的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野望》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nq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