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及彼

作者: 2f6c4ed3da4f | 来源:发表于2017-03-27 07:45 被阅读12次

人和人的关系,是在相互的往来中塑造着彼此的,最后成为了每一对唯一的关系。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互为彼此。因此怎样的你会影响到怎样的对方,怎样的对方,又会影响到怎样的你们。但关系中并不是都处于平衡的,也许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更多,一方更强一方更弱。为了在关系中维持联系,也许在关系之外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所了解。

(以男女关系为例,说的也是所有的感情)

1.铠甲和软肋

爱情常是盔甲也是软肋,人最容易在最甜蜜的时候惧怕分离。但越是害怕越是依恋就越可能情绪化,越是在乎就仿佛越容不得一点瑕疵,可能为了一点小事儿而争吵,结果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如果关系轻松一点可能反而长久。但是在热恋中的人就像两个孩子一样,甜腻在一起,一会儿天晴一会儿雨。人可能只有失恋过,并在失恋的独处中才能学会如何和自己相处。当一个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安全感的时候,他在爱情中才不会患得患失,能够坦然的面对当下。

每个人在爱情中都可能陷入一种越是得不到就越难以放手的漩涡。越是不安忐忑,就越是催眠自己这是爱的体现,越是曲折就越是觉得珍贵。说到底你爱上的只是自虐,而非他人。那人只是一个道具,成就你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即便在一段关系中我们也常这样自以为是。我们常常说的“我爱你”,也常常只是表达“我想要你对我好”和“我想要占有你”。

同样一句“我爱你”,却可能表达千万种不同的意义。在这里,我们的付出显而易见是为了获得,然而对方不是可以任由我们设定的,他很可能不会以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也无法被你占有。你爱上的人常是你缺失的部分,但因为缺失而想要占有只会让你在爱情中自卑。与其通过爱情来获得,不如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爱情光靠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 爱情的天平上当一个人努力的向盘子里添分量,而另一方却没有反应,最终这座天平也会失衡。当情绪一点点累加,一个小的细节就足以致使崩盘。女人不知是后天养成的被动,还是由于在爱情中长久设置的依赖者的形象中习得的感性。在爱情中实际她们真正希望的是保护和疼惜,遇到障碍的时候并不是想要讲道理而是安慰,当发现自己不被重视被忽略的时候就会心痛到极点。

其实又何止女人,我想男人女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在感情中极其任性的索取,寻求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但有时候看不到自己的任性,有时候夸大了自己的委屈。爱的形式有很多种,不成熟之前我们以付出索取关注。每一天你醒来对他说早安其实是希望对方如此待你;做爱后你抱紧对方是希望他不是呼呼的睡去。

爱情里总是更深情的人付出更多,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相同的回应。你无法要求,但因此可能觉得委屈,甚至还被说是任性。醒悟吧!或是找个同样的深情者;或是接受爱本来就不公平。爱,不是索取。当你的付出不再为了索取的时候,你才会开始懂得爱。

人在寂寞的时候常常以为寻到的是感情,其实可能只是依赖。唯有当你不惑、不寂、不缺,感觉到充实的时候,所遇到的才可能是真正的感情。谈爱情,有时候要问问自己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好了吗?自己的生活打理好了吗?具备爱人的能力了吗?不然怎么学习都可能不会进步。爱是反观自己的最好方式。

2.主动与被动

在爱情中,如果一个人将自己完全的放置在主动或被动的位置,他是无法领会主动和被动背后的深层含义的。

当一个人被追求,他是被动的,但也掌握着主导的权利。关系要进展到何处,在何处停止,他是可以选择的。可以说是这被动是主导的型的被动。但他若要绝对的被动,那他把这份选择的权利也给主动方(不拒绝也不接受的状态,实则完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无论如何这种被动等来的选择权却不见得是他真正想要选择的。他只能选择拒绝或接受,但却不能选择其他人。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争取自己喜欢的人,那就应该放下这一种被动性。

但通常人们认为在恋爱中男性是主动的,女性是被动的。因此当男人们主动的时候常常被鼓励,而到了女人这边则是矛盾的,有的人鼓励有的人不建议如此。实际上女性长久以来被贴上的被动标签是一种在男权社会中固化下来的策略。如果女性现在打破这种局面,会造成部分男性的不适,削弱了他们追逐的乐趣,因此首选是将主动化成暗示,给予对方主动的权利。

但如果你是一个主动的人,而在关系一开始对方就无法接受你的主动,对你的主动感到懊恼,他只是希望你被动温顺的服从,那么可以预料在以后的关系中你也会一直扮演这种角色,如果这和真实的你不相符,那么放弃他又何妨。台湾性/别研究者何春蕤在她的书写到过:“女人要的是两厢情愿不是情愿被对方使用,是双方主动共同合作经营”。

男女关系一如BDSM,所谓的主动和被动并不是绝对存在的。更多的时候主动被动的内在还有强关系和弱关系,被爱的一方无论是主动和被动,都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然而这权利,是另一方赋予的。一旦一方不再给予权利,另一方就不能再有恃无恐了。当然,他如果一开始就不需要这种权利,那这种权利对他来说已经只是一种负担而已。对于互有好感的彼此,根本不在乎谁先主动,因为喜欢的人做什么都会是对的。只有在还不太了解彼此心意的关系才会小心翼翼。男女关系也没有绝对的主动和被动,只是被动者给了主动者权利,也正是主动者给了被动者权利。爱情是两个人的你情我愿,没有对与错也没有主动和被动,只有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仅此而已。因此女人,大可不必抱怨被动性,你大可不必,真的只保有一个被动的身份,被动里也可以有主动。也不用害怕主动,主动不会使你的爱贬值。我想这大概就是男女关系,正是关系的双方促成了关系的彼此。

3.  平衡与距离

爱情中所谓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其实指的是遇见时势均力敌,不胆战心惊,能处在相同的频率中,行走在相同的步调上,谁也不觉得依附了谁,谁也不觉得亏欠了谁。如果步调不一致,爱是起初最好的维系方式,但爱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刻,无奈也好,失望也罢,你都无法让时间在短时间改变彼此的轨迹和进度。他等不了你或你追得太辛苦就别再勉强自己,放手让他去吧。分开或许是选择,也可能是你们的缘分。在某一个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且别再错过了。

当然对于年轻的彼此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能够实现财务自由和人格独立,因此对于我们在恋爱中也许最好的关系是台大社会学教授孙中兴所提倡的:平等对待,共同奋斗。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无论是哪种关系,都不可太疏远也不可太亲近,疏远和亲近都不利于彼此靠近。对于那些我们极渴望在一起的人,我们也可能产生不能忍受在一起的情况。一离开就想念,在一起却疲倦。尤其对于恋人来说,或者说正是有了一些空间,才有了靠近的欲望;正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够理解。毫不了解的热恋多是激情之爱,爱到顶峰,爱只能有减无增。了解之上的爱情,如果靠的太近也会慢慢感到压抑。即便是恋人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正是这距离保持了新鲜感。距离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需要考虑恋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心理特点,也要根据关系中彼此的相处方式来判断。爱是有此及彼,相互波动的关系。你发出的信号,他会得到不同的信息,然后反馈给你,相互影响塑造形成彼此的互动模式。

爱情开始于对一个人了解的欲望,结束于对一个人的了解的放弃,相处时间的长度取决于你愿意忍受对一个人不了解的时间长度。但在这期间,你可以不能理解,但却必须试着理解,不然关系也会完蛋。你不了解,但愿意试着去做,这便是爱。放弃,就是爱的终结。你们无须时时刻刻都黏在一起,你无须了解他的一切,爱一个人只要能够读懂对方的需求,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陪伴就好。

依恋和独立应该同时出现在你的恋爱中,无论对自己还是恋人,给得起依附,给得起自由。明白彼此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才不会以自己的需要要求对方。需要可以沟通,但不能强求,特别是以自己的牺牲来方要求对方。一个人在爱情中越是成熟就越能包容对方的不同。相同的价值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勉强对方。相互的意见沟通很有必要,交换比较的想法和意见,相互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妥协。如果沟通没有成效,在关系中,只有两种选择:一为接受对方;另一种为改变交往对象。

爱,是心甘情愿放弃一个人的自由,但也并没有人真的会因为爱而放弃自由。因此爱是甜蜜的妥协,也要给彼此预留空间。世上没有属于,只有珍惜。

4.展现脆弱的勇气

在爱情中,我们为了保持良好的形象,为了看上去值得被爱,常常害怕真实的自己被看到,常常隐藏自己的脆弱。然而隐藏本身恰恰就是脆弱的体现。承认,是一种勇气。承认脆弱,才能看到真实,才能和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虽然说爱情里要自己给自己安全感也要有独立的空间,但并非要你变得看上去很坚强。你是真坚强还是看上去坚强呢?爱是什么,爱就是一个可以接纳脆弱的地方啊。

当你恐惧的时候,你害怕担心你们的关系的时候,你与其用指责、逃避、压抑的方式释放不安,不如承认自己的脆弱,坦白自己的感觉,把你的感受告诉对方。当你一遍遍的苛求自己为了看上去值得被爱而不断的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的时候,不如承认自己的脆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把你的不完美坦白给对方。当你一心期待对方说“我爱你”的时候,不妨承认自己的脆弱,先说“我爱你”。当你在关系中渴望不断寻找确定的承诺时,不妨承认自己的脆弱,和你的脆弱言和,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要有投入一场爱情不计较结果的心态。

你越是害怕,便越是脆弱。坦荡接受自己的脆弱,展现出你的脆弱,才能真正被看到。勇敢的去和你爱的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吧!放下自我保护的面具,你才能真正走入一个人心里。了解了脆弱,你也会更明白如何去爱另一个人,包容另一个人的脆弱。我们是因为脆弱才相爱的。

我们应该在每一段关系中学习,而不是认为一定会有一个真命天子会与你完全合拍。如果你没有学会如何维系一段亲密关系,你只会永远都觉得对方不是对的人。或许对方真的不适合你,但你应该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合的恋人。不强求,不占有,表达爱,创造爱,享受爱。豁然坦荡,不畏分离。

相关文章

  • 由此及彼

    人和人的关系,是在相互的往来中塑造着彼此的,最后成为了每一对唯一的关系。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互为彼此。因此怎样的你...

  • 由此及彼!

    "小嘿嘿″探头探脑,一见是我又故技重施撒娇卖萌,可看并无欣赏之意,知趣离开!颇觉心疼。如今宠物被人们宠到被窝,与之...

  • 由此及彼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雨 那时看到有缘书 只是感动于书的内容 当尘封了人与书时 似乎一却沉睡了 当在别的书...

  • 由此及彼

    自从留美靓女可馨同学猖狂地辱华骂胞炫耀富可甲天下而独不爱国以来,我就成天病恹恹的浑身没劲儿;更让我深感没劲儿的是,...

  • 由此及彼

    教育我认为不只是教学生书本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外书上,而是要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明白他学...

  • 56/70《定位》读书笔记之三

    第五章 你不能由此及彼 本章由一个旅行者与农夫对话的故事,引出了“无法由此及彼”的话题。 并通过计算机业RCA公...

  • 读书|由此及彼

    书中罗振宇老师说,“知识世界是一张网。从一个节点可以随时跳到另一个节点,每一本书都和无数的书相关联”。是的,我们每...

  • 读书杂记——由此及彼

    人生凡事还是要趁早,该经历时就经历,要当其时。 想起了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进而想起了张爱玲的另一句话:“把我...

  • 由此及彼的理论

    正准备睡觉,眯了大半天突然想起文章没写,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打开手机,想想今天一天安排的满满,现在脑子里都不知道写什...

  • 由此及彼讲教育

    在简书的平台上,经常会看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发表“写作感言”,各种各样写作的心得体会,例如:坚持让我看到希望,写作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此及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pl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