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303-是大雷啊-《越过内心那座山》之绝望型牢笼

303-是大雷啊-《越过内心那座山》之绝望型牢笼

作者: 是大雷啊 | 来源:发表于2024-12-07 23:00 被阅读0次

没到周末都是忙忙碌碌,只能在睡觉前看一会儿书,今天太晚了,床头只放着马上就读完的这本书,干脆读一部分吧。


在现在大的环境非常不好的情况下选择离职,其实承受了非常大的内外部压力。每每想到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更加会绝望!

在准备离职前,其实有跟师父聊过一次,师父说他也有比类似经验,到因为内心还有寄托,每天跑步、备考过的无比充实,最后船到桥头自然直了。

真的离职之后,好多的朋友都问我感受如何?无聊吗?我的回答是,太忙了!有太多事情想做,终于可以做了!

我在坚持每日读书,参与了百日阅读计划,还不定期发起读书会,每日运营读书社群。现在又同时参加了拆书帮的人才培养项目的学习、报名了读书会创始人门徒计划。每天充实自己,总能找到合适的赛道。未来,或许会回归传统职业方式,也或许会进入新的领域,但是无论如何,现在还可以满怀希望,珍惜当下,潜心学习。

为何满怀希望能够让我不再绝望呢?

书中作者讲了一个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年轻女狱友的故事。这位女士最初坚信在圣诞节前夕会被解放,因此过的非常坚定。但是圣诞节后第二天,她死去了。如果说此前的坚持是因为希望,那么在希望破灭时,她也随之死去了。

面对灾难或者打击,我们可以选择屈服、放弃,也可以选择希望。只要我们的心脏还在跳动,那么万事皆有可能。

当痛苦发生,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充分享受到当下生活的美好,所以不必绝望。希望虽然不会保证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它会影响你每天注意到什么。

同样的,希望也不是让我们否定现实或者跟黑暗保持距离,而是一种让我们勇敢的跟黑暗对抗的思维方式。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遭遇挫折甚至创伤,也不可避免会失去什么。面临这种情形,如果假装痛苦不存在,那么你会发现自己无法再保持心理自由。那改怎么做呢?告诉自己“不是太糟糕”“别人遇到过更糟的情况”“一切都会过去的”?这些其实依然是在逃避,此时绝望感正在赶来的路上。尝试用肯定且充满希望的句子表达下吧“那件事真的让我受伤了。但只是暂时的,我已经从曾经的痛苦中幸存下来了”!

只要我们心怀希望,那我们内心就可以培养任何能提供光芒的东西,如此就可以照亮一切黑暗!

相关文章

  • 《越过内心那座山》秘密型牢笼

    首先被书中“双重生活就是二吊子”逗乐了,可见我曾经当了很多年二吊子。 其次诚实地面对,真实地活自己。如果有隐瞒,无...

  • 《越过内心那座山》自我忽视型牢笼

    一、恐惧:每个人都恐惧被遗弃只是我们的生命蓝图不同,感受程度不同而已。享受成就带来的快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二、天...

  •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1,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2,学会习得性乐观! 3,改变自己对外部...

  • 读书分享:《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美]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 《越过内心那座山》之受害者心态牢笼

    什么是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心智僵化的状态,它将你困在过去和痛苦中。一般受害者都会问:“为什么是我?”当人...

  • 越过内心那座山

  • 《越过内心那座山》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

  • 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四个心理学原则。 1.习得性无助。 2.认知行为疗法, 3.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

  • 《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被自己或有心或无意隐匿起来的心结。本书作者——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

  • 《越过内心那座山》解读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1944年,她16岁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3-是大雷啊-《越过内心那座山》之绝望型牢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pw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