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别有洞天芥子园(七)(https://www.jianshu.com/p/5da2b47118c4)
文字/摄影 风之舞
初看《闲情偶寄》,你可能会觉得它就是一琐碎的生活随笔集,谈的都是吃喝玩乐的生活日常。比如说,女人要怎么妆扮才显风情,春夏秋冬如何应季节不同而行乐,螃蟹要怎么吃才美味,酒用什么材质的杯子喝才有味道,家里要摆什么饰品才有情调……等等之类,更像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生活操作指南。
据说《闲情偶寄》刚出版不久,李渔的一位友人借此书去看,可时间不长就又送了回来,并说《闲情偶寄》与李渔其他书不同,看得索然无味。
原来此人只看了书的前几页,他对戏曲理论不感兴趣,以为这本书里全是讲与戏曲理论有关的,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就把书退了回来。
李渔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后,写了一首诗回赠:“读书不得法,开卷意先阑。此物同甘蔗,如何不倒餐?”意思是,反问这位友人,为何不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读呢?
实际上,《闲情偶寄》里的所有部分,都是李渔煞费苦心地从自己多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干货,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实践性,也是李渔一生艺术体验和生活经验的总汇。
李渔一辈子写下了几十部畅销书,自己对《闲情偶寄》也是情有独钟。他在与朋友的信中曾提到:“弟以前拙刻,车载斗量,近以购纸无钱,每束高阁而未印。独《闲情偶寄》一书,其新人耳目,较他刻为尤甚。”
后人对《闲情偶寄》评价也颇高。
孙楷第先生曾说:“其中《闲情偶寄》,的确是部好书,的确是一家之言,在这书中讲词曲,讲声容,讲建筑,讲种植颐养,无一不精细,无一不内行,并且确乎有个人的独得之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85747/caceafdb9d1ca34e.jpeg)
林语堂先生在谈到《闲情偶寄》时说:“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园、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施粉黛、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
余秋雨评价此书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部三百年前中国上层社会休闲生活情趣大全,值得我们珍惜。李渔一生,或贫或富,或卑或傲,或显或沉,或清或污,后人对他也褒贬不一,实在是尝尽了人世的酸甜苦辣,但能留下这么一部书,也已完成了他应有的贡献。中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大量典籍中,哪有几本这样的书:篇篇页页都带给我们远年的乐舞、容色、美味、雅宅、药香?”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85747/371c77bb0d9401db.jpg)
就在李渔生平展馆二楼,我们仍可按照《闲情偶寄》里“居室部”《取景在借》一篇里的描述,依稀领略到当年李渔在芥子园独创的“尺幅窗”、“无心画”等借景手法运用的玄妙。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