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教育需要发扬广大
中国人始终是非常重视孝的,这个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优秀的民族品质,也是我们善良的体现。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都是弘扬孝的文化与精神的。孝敬父母,是人性之善,更是知恩图报的体现。
懂得孝的年轻人,能够做好自己,尽自己的努力发展好自己,同时回报父母与社会。从古到今,我们的文明历史中留下了很多孝敬的故事。
现代社会,由于各方面的变化比较大,人心浮动,很多青少年为追求所谓的自由,忘记了父母,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伤害父母的心。
《孝经》里面,有孔子这样的一段话: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孔子非常推崇孝道,他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
心中有孝,人的自律精神就会非常强。
前几天遇到一个球友,讲起他的孩子,他有点伤心,他伤心的是什么呢?他的孩子上大学了,不爱惜身体,不好好吃饭,经常吃垃圾食品,结果把胃给弄坏了,还住院治疗了。如果这个孩子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那么,他就会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与健康。
现在很多孩子特别自私,心中只有他们自己,父母对他们的付出,认为是应该的,他们不知道父母的艰辛,他们不知道父母的期望,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责任。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啃老族?虽然父母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些孩子们也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前些日子,听到邻居说起这样一个人,将近50岁了,还没有成家立业,还在是在向父母拿钱,据说,父母的退休工资都给他用光了。可怜的老父母啊,可怜的”巨婴“啊。这个人50岁了,还没有长大,物资上还是在依靠父母。如果他心中能体贴父母,也许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敬父母的积极意义,能孝敬父母的人,能事业发达,回报社会。
孝敬之道需要不断发扬光大,人人懂得孝敬之道,家庭和美,社会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