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个社会里头,已很少有人把会写文章能写文章的人当回事,只有写文章的人还在津津乐道。这是我从最近一次聚会中得到的感受。
二十年未聚在一起的人,会聊些什么?这是我最关心的话题。胡先生,是教师出身,但他最不愿意人家介绍他“是一位语文老师”。在他看来,老师与记者的社会地位不一样。有多少不一样,是天壤之别,还是只差几层?估计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方先生,是知名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后去建材集团做过事,时间不长两年零九个月。长时间的历练,让他积累了许多人脉,他决心单干,也就是从事货物运输行业。在我这个已多年未上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人来说,总以为这货物运输行业凭规模与实力吃饭。其实,并不那回事。方先生说自己经常游走于几个纺织大户之间,请客虽然不多,但喝酒有份。我向他建议只与有业务关系的人喝酒、吃饭。他摇摇头说:这肯定不行,东方不亮西方亮,说不定到什么时候会多出一票做做。多做一票,业务费就是一千元。不多不少,一天开销刚刚好。
应酬于老板之间,是人世间活生生的交际场面。刚好还有四个依附于大企业的小兄弟在场,他们只管别人烟酒够不够,自己是滴酒不沾的。也许吧,富人开宴,一餐下来,谁能消受得起。咱有自知之明,还是保守一点为好,也就是说不主动进攻为妙。因此,一个多小时下来,他们只听胡先生和方先生两人神吹,一个叙说写人物故事的超前设计,一个讲述生意场上的风云变幻。而真正的猎手,往往是那些稳坐第一把交椅的人,是喝酒不多,纸烟随便来两支,云里雾里,看人家胡吃海喝的长者。
所有的文字只是记载曾经过去的那一段时光,即使再精彩,也是昨日黄花已凋零。连曾经制造精彩故事的人物都不愿意提及,我们这些写手还有何脸面再去昂首回顾?
愧对江东父老,不仅仅是项羽,而是在大江大河边撰写项羽一类英雄的二流墨客。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7月13日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