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这节主要讲了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四个关键概念,要明确每个关键概念的含义。
事实:独立于人的判断客观存在。比如:同事经常迟到,每次都忍不住说我家离公司太远了,这是不是事实?实际上这并不是事实,他家离公司只有2公里,这才是事实,远,是他的观点。事实是最无争议的客观存在,
观点:对事实的看法。同事觉得2公里远,是因为他总是迟到,反而住10公里之外的同事从不抱怨自己家远,也几乎从不迟到。每个人对待事实的看法不一,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掌握的信息量和思维模式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自然不同,有人觉得早起是无比的享受,有人则觉得是活受罪,尤其是大冬天要早早从被窝里爬起来,简直是受虐狂。
立场: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比如第1章的案例: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没有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请问,这是谁的错?
法学家:当然是A,谁证据确凿就是谁的错;经济学家:C,谁社会成本低就是谁的错;商人:B只能怪自己,谁损失大谁的错。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如果你是评论家,自然会站在A的立场。立场不同,想法不同或观点相悖,这就需要换位思路,互相理解和包容。
在公司管理中,经常会发生“屁股决定脑袋”的事,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脱,主要表现为局部(部门目标)和整体(公司目标)的断裂,各个部门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
信仰:内部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既相信又敬仰,比如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46642/61e42c9227a18648.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