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简友广场
真的是“大器晚成”么

真的是“大器晚成”么

作者: 益流福好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20:58 被阅读0次

              自从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版的《道德经》以来,就引发了学术界的很多争论,原因是其中有很多描述与之前流传版本不同。“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就是之一。

            “大器”到底应该是“晚”成,还是“免”成呢?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何为古人所说的“器”?

            古人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可知,“器”是和“道”相对的东西。无形的东西为“道”,有形的东西为“器”。

              既然“器”是有形的,对于一个“大而有形的事物”,应该如何而成呢?似乎应该是“晚成”。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一个庞大的事物或工程,怎么可能不做就成呢?而且一定是要耗费更多时日的。

            现实,的确如此。

            但是,现实不总是真实。

            确切地把握一个词汇,还得回到其原文语境之中。词汇之于语境,犹如波涛之于大海。是语境赋予了词汇意义,否则,词汇就只是一个含义不明的声音片段。

              现在,我们一起把思想缓缓地投入到《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的语境之中,“……,大方无隅,大器()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们发现,我们置身于一个与现实感觉相违背的场景:大的方形没有角,大的声音听不到,大的图像看不到。那对于一个大器,是“晚成”,还是“免成”更与现实感觉相悖呢?

              显然是“免成”。

              象征着与现实器物需要一个“完成过程”相对立的“免成”更适合文章的主旨,而仅在有限程度上变化的“晚成”则拉低了文章的高度。

              那“大器免成”应该如何理解呢?

              老子所说的“大器”是先天的,注定就会成为“大器”。一个注定就是的事物,哪里来的“早晚”啊。

              那“大器晚成”就讲不通了么?

              那显然也不是。

              “大器免成”是超现实视角,而“大器晚成”却更具有现实意义。

              按照上下文的语境,看到《道德经》论述的各种对立关系之上的“道”,如有无、美丑、善恶……,“免成”属于“道”的范畴。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越发地沉沦,越来越远离“道”,形而上的“免”就越发地难以被世人所理解,于是演化成了更符合现实的“晚”。这个过程不仅是词汇的变化,更是反映了人们思维能力的变迁,从一种有限、无限的对比,退化到有限内的比较。

            然而,现实中的人们只能拥有有限的生命、占据有限的时空,那我们还是相信有限的“大器晚成”吧,这将成为正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人们的一种鼓励。然而,在我们的内心里,还应保留那个无限的空间,因为,在那个无限的世界里,理性的人才是自由的。

            再反观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出现的那些卓越的佼佼者,他们真的是“成”出来的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的是“大器晚成”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jt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