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38601/303779010bd3b8fa.jpg)
文 | 天上白玉京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跟互联网的忠实拥趸们开战了。
01
我曾是那个名为互联网的事物的死忠粉,那时候大学才刚开始,一个小城镇的青年接触到了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如果进入到大观园的刘姥姥。不同的是,我心生的是爱不释手而不是眼花缭乱。
那个时候我没一顿饭都会有互联网领域的新闻为伴。我如同读史一般地读新闻,经历了京东和支付宝的决裂,QQ和360的互怼,猎豹的崛起,诺基亚一步步走下神坛……那个时候之所以无比喜欢互联网,可能是惊叹于其手段的奇妙,总能把这个世界上一些想不到的美好放到你的面前,梦想着将来一定要走到这个行业,给世界带来更多美好。
诺基亚的没落成为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分水岭,在此之后我们打开了用户体验的新世界。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互联网出现了很多平民级的拥趸。网络社交、网络购物、网络游戏,我们的世界从未如此丰富多彩过,我们梦想也实现着甚至从未敢想象过的生活。
02
这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互联网不过是社会的放大镜而已。
多少个寒风凛冽的傍晚,总会在路边遇到招手打车的爷爷奶奶,看着他们满怀希望的迎接,又无比失望的目送。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曾在年轻时推动世界的潮水,只是互联网这班车为了赶上自己的钟点,有意无意的错过了很多亟需上车的乘客。
你埋怨过这些出租车师傅吗?我问过几位老人。他们大都是呵呵地摇摇头,说道,年轻人的世界,我们得服老啊。
说句心里话,如果他们表现出生于心底的抱怨,我倒更可能去感叹世事变迁。不过当我从他们的话语中听到的事是无奈过后的包容,让我对所谓弱肉强食的规则,有了一种宿醉般的恶心。
如果说社会是个熔炉,这个时代的互联网正在扮演着那个加煤师傅的角色。
03
我们公司有很多只吃外卖的同事,他们经常信欣喜地评论说,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福泽。
当所谓的O2O餐饮跳过了传统体制的监管,人性的弱点在互联网时代得到肆无忌惮地释放。低价的外衣下很可能是败絮其中的不觉察。效率被放大,美好却未曾增加。我们少了更多在饭桌上跟同事朋友说笑的时间,寂寞饭也匆匆,我们把自己向工作出卖得更加彻底。
那个只吃外卖的姑娘的神色越来越慌张感,我经常能从她的行为中读出机器的感觉。
我也曾非常认真地思考过,当互联网从最开始的技术工具变成了现在的效率工具之后——尤其是当其侵入到我们生活饮食起居的时候,我们是变得怎样般被奴役?
做饭从快乐变为负担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逆向进程,而现在,我们看着互联网革着快乐的命。
04
终于要说回到万恶的工作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带动了整体协作效率的飞速提升。从茹毛饮血的社会到农耕文明再到蒸汽、电气文明,指数级的效率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无穷幸福感的回馈。我无比相信当下信息时代的协作效率可以快乐地提升——
直到那个叫做微信的东西渗透到工作当中。
这是我听到过的抱怨最多的事物。我们对它的感情是如此复杂。作为一款时代级伟大的产品,它带给我们文明发展风驰电掣的爽快感,只不过激情过后,我们发现了这个曾经的“情人”身上无法掩藏的缺点。
相信会有很多人对我做的这个比喻有同感,不过相信会有更多人有着义正言辞的异议。时至今日,微信早已经挣破了互联网IM工具的外壳,已经上升到居民基础设施内容的一部分。这当然可能是文明的进步,不过我更多感觉到的是,那个曾经无所畏惧放肆发展的互联网,在微信这里突然变了样子。
05
写到此处,才反应过来自己的随性。说了这么多对于互联网的肺腑之言后,也要矫揉造作地写个结尾了。
我是一个科研专业出身的学生,看过了如此多为了赚钱而捡漏的所谓创业者,更加加深了我对这一届互联网的期望。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种看破真相的无奈。
少一些对假相的狡辩,有些谎不拆穿,会不吐不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