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巴卡—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军事家,被誉为西方战略之父。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ad35c296dc6c7ac8.png)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奇迹般地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并多次以少胜多重创罗马军队。
公元前218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揭开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序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fd68b53225b012cb.png)
于此,汉尼拔决定率军攻打意大利半岛,将战争带到敌人的领土上,并且屡败罗马军队。
而为了截断罗马的粮食补给,进一步打击其士气,汉尼拔继续进兵至意大利南方的罗马粮仓—坎尼城。
那么,坎尼会战的经典之处在哪些方面?
一、兵力悬殊,以少胜多。
罗马军团共有七万名步兵、二千四百名罗马骑兵与四千名同盟骑兵(在会战里上阵的),并在两个军营留守二千六百名重装步兵与七千四百名轻装步兵(合计一万名步兵),所以罗马在战场上的总兵力达至八万六千四百人。
而迦太基军则有大约两万五千名的高卢新兵,八千名西班牙重装步兵,一万二千名非洲重装兵与八千名骑兵,这包括了主战场上的兵力与分队兵力。
二、利用地形,背水一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b3ccbbe4ab1f78d8.png)
坎尼会战中,汉尼拔军团左翼在奥非都斯河附近,背后不远处便是亚得里亚海。这种置之死地的部署,与韩信的“背水一战”类似,可以极大地提高士兵们的士气,因为无路可逃,只得死战。
三、打法创新,田忌赛马。
罗马军团失误在于过于轻敌,自以为兵力占优。所以,罗马军团侧重点在于打击汉尼拔的中军,以此靠着人数碾压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c69da99accf8d0e1.png)
当时罗马人的传统阵形是步兵置中军,骑兵置两翼。
波利比奥斯在《罗马史》所述:“罗马的小队一个接一个,结果中间的走动空间少了……而每个小队的纵深皆比前线的还大。”
汉尼拔自然知道,即使把所有精锐部署在中军,也未见得能抵挡得住罗马军团。
汉尼拔为了应付罗马军的优势兵力,选择了不同于传统的阵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c7cf1668196305f5.png)
他将最低质素的两万五千名的高卢新兵放于中军,并辅以八千名久经沙场的西班牙重装步兵,而一万二千名骁勇善战的非洲重装兵则分列两边,军团两翼则分置骑兵。形成了新月状凸字阵形。
汉尼拔依据各兵种的特性与战斗质素来布阵。
他首先命令其两翼的精锐骑兵,先击溃较弱的罗马骑兵,并绕到罗马步兵的后方,伺机包抄回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a5c507d7d35c719f.png)
此时,那些罗马步兵并未在意汉尼拔的骑兵部队,罗马军团因数量上占优而将汉尼拔的中军逼得连连后撤,
这时候,汉尼拔将原先安放在两翼的非洲重装兵,向中间罗马步兵进攻,对罗马军队形成一个凹形包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ffa709762498be0f.png)
最后,汉尼拔的精锐骑兵攻击罗马步兵的后方。罗马人士气瞬间瓦解,惶恐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人数太密集,罗马军团多半是被自己人踩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7981/11e1fa9a042abc6a.png)
战役过后,大约六万至七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或被俘,罗马军团两名统帅之一,执政官鲍鲁斯,与八十名元老院成员一同阵亡。
汉尼拔的这一战成为经典之作,对欧洲历史影响深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