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门功课,值得我们“修行”一辈子——为人处世。
自己怎么做人,跟别人如何相处,不仅考验我们的能力,还考验我们的智慧。少点情商,少点心眼,都很容易得罪别人。
跟亲人相处,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跟朋友同事相处,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做人原则?不同人的相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亲人,跟我们住在同一屋檐下,早上不见夜晚见。既然如此,双方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而外人,由于跟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我们也不需要迁就他们,只需要守好自己的本分,不轻易触犯别人,那就可以了。
很多人会说,人与人相处,怎么就那么麻烦呢?因为人性是复杂的。这世间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人之特性。
对于人在江湖的我们来说,最好要有这么一个做人的原则——见菜下饭。对方是什么人,我们就秉持什么态度。
与人相处时,要避免在这些方面“越界”,容易反目成仇。
一、千万不要在“钱财”上起冲突。
与人相处,能够不谈钱,就一定不要谈钱。所谓“谈钱伤感情”就是这个道理。
你很大方,坦坦荡荡,觉得跟别人谈钱没有什么关系。而你不知道的是,别人是否坦坦荡荡,是否接纳“钱财”这个话题。
更何况,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急需要钱财,都把利益当成是首要目标,那你与之谈利益,岂不是树立敌人?
有钱人,不要显摆自己的钱财,以免遭到眼红之人的纠缠。偶然有所得益的人,不要跟别人说自己的成就,避免让别人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有句话说得很现实,你的钱财,只会引来充满攻击性的白眼狼。
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害人之心,别人就会对你友好相待。有些时候,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这,才是残酷的现实真相。
二、不要管别人的“家务事”。
俗话说:“闲人莫管,闲事莫理。”
跟我们无关的人,我们不要管太多。别人的家事或者私事,我们不要听。哪怕听了,也不要说出来,而是要装成不知道的样子。
老李和老陈是好朋友。有一天,老李就跟老陈倾诉心声,说自己的老婆不好,儿女也不体谅自己,这个家真的待不下去了。
老陈也是出于一片真心,就跟他分析了家庭的关系,还向老李提出了一些建议。谁知道,老李当场的脸色就变了,聚会不欢而散。
对此,老陈也很疑惑,我只是针对老李的经历,说几句真心话而已,为什么他会如此生气呢?
要知道,再亲密的朋友,也不能谈及对方的“家务事”。别人怎么相处,有什么家庭矛盾,那是别人的事儿。我们一旦参与其中,说太多,对方就会认为我们多管闲事,用心不良。
三、不要过分八卦,打听别人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八卦。遇到朋友,就希望从朋友口中知道他的生活状况,丝毫不顾及别人当时的想法。
兄弟之间的交往,还好,至少男人不会有太多的心机。而闺蜜之间的相处,就不一样了,你多说几句,多八卦一些事,别人都会认为你有问题。
小梅和小丽都是上下床的宿友,关系一直很不错,双方都有说有笑,还经常一起逛街。
有一次,小梅跟男朋友吵架了,很伤心。小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就去打听一番。小梅的第一反应就是,小丽是不是要撬墙角,是不是要看我的笑话。
人心,那是很复杂的。昨天很好的朋友,今天有可能会成为敌人。昨天还感情深厚,今天就有可能因为某些“怀疑”而关系破裂。
与人交往,少打听别人的私事,少八卦别人的经历。别人想说,自然会说出来。我们好奇心太多,只会“害死猫”。
四、见面、聊天的频次,不要太多。
跟这个兄弟关系很好,就天天见面。跟这个姐妹关系不错,就天天逛街。像这种关系,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双方关系亲密,才会经常相处,为什么会造成关系的破裂呢?
这,就跟心理学当中的“刺猬效应”有关了。两只刺猬相互拥抱在一起,而且时间还特别长,那它们不就只能相互伤害了吗?
人与人之间,唯有“保持距离”,才能减少伤害。所谓“距离产生美”就是这个道理。
试想,夫妻相处的时间长了,见面的频次多了,都会闹矛盾,又何谈是其他人呢?
再好的朋友,也不要天天聊天,更不要时不时就见面。也许,别人讨厌你了,只是你还不知道罢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有距离”的关系才能长久不衰。不然,会矛盾丛生。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