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阳子继续带大家读本书的下半部分。
全网图第四步:跳出当前问题。
从这一步开始,我们真正地要付出行动了!书中讲到:我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牢记这个问题,再跳过去。
例如:十九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了,当时他们担心,未来煤炭的生产能力即将达到极限,工业革命会停滞不前,接着社会、经济各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而我们现在的人知道,那种担心纯粹是多余的。因为开采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根本不再使用蒸汽式飞机,蒸汽式火车。
再比如:一家饭店,做一种特制的卤肉。照方子做出来的,顾客总不太满意。店主这时候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让顾客满意度增加?
于是,他就招集了更多的不同厨师,来做这件事。虽然财力和物力投入不少,但都得不偿失。
如果这时候他懂得一点 “未来法则 ” ,他就会明白:无论怎样折腾,都收效甚微。
他的正确做法是:先跳过眼前这个问题,然后会看到,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在调整和改良配方上,而不是一遍遍地去重复旧配方。
许多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根本不是核心问题。只有跳过眼前问题 ,才能找到核心问题。
越是遇到未知的事,没有什么可参考时,越需要把问题层层剥离,然后才能找到最终的核心。
写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第五步:反其道而行。
这一步,股神——巴菲特诠释地很彻底!他的名言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这条经验帮他赚取了上亿美金。
在《理解未来的七个法则》中这一条同样适用。当大家都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不做;而大家都不做的时候,我们再去做。
比如养猪: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养猪,猪的出栏率高,猪肉价格自然会下降,当肉价降到一个较低点,这时候大家纷纷抛猪,不再养猪,这时,我们试着着手买入生猪。下一年你极大可能就会 “ 钞票滚滚来 ” !
许多大公司,也会采用逆向思维,来制定未来计划,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我们要经常不断思考,目前你所在行业的主流思想是什么?通过反向思维,制定出一个可行计划,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很可能你就会成为未来这一行业的龙头老大!
第五步:重新定义。
未来的商品将会是去其商品化,重新定义的。
比如:我们去韩式茶馆,去那里并不是为了真正喝茶。如果光为喝茶,在家里也可以呀,又省钱又自在!去茶馆喝茶,是为了体验茶道和茶文化。
说白了,就是重在体验。商品俨然去掉了商品的固有属性,附加了更多的人文因素。
再比如去"星巴克"喝咖啡。听着舒缓的乐曲;看着袅袅的香雾;品着似苦似甜的咖啡,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第六步:再创造
这一步和第五步是紧密相连的,把商品的价值定义完以后,在创造出新的价值。
比如:现在大街小巷的各种房产中介。在他给大家介绍房屋买卖时,重新定义中介商品价值,然后再创造出新的价值,他的生意一定会火。
当顾客询问房屋情况时,商圈,学校,公交等介绍,还可以负责联系家政服务,还可以加上装修家具,设计等人文化的东西。
也就是想在想在顾客需要前的需要,就是再创造价值。
第七步:主导未来。
上面这些做到了,你就达到了主导未来。
主导未来说的是一种情景,或叫愿景。它不同于愿望。它是一种对未来的笃定和贯穿始终的信念。丹尼尔认为:未来社会是,资源丰盛和信息过载的。
新事物产生的同时,更多的是新旧事物并存,和旧事物的整合再利用。
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盛行的BP机,作者曾把这个被淘汰的资源整合,再利用,做成重症监护室里,病人家属和护士的呼叫器,这样旧事物就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且成本也不高。
再比如:每天大街小巷叫喊的,收“ 旧手机 ”。用盆,菜刀等廉价商品,换取不用的旧手机。然后再进行新的创造,实际上,也是一种旧事物整合再创造的过程。至于这样做,是不是会泄露个人信息?这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
任何一种商品或服务,都要不断变革,进行再定义和再创造,这样你就主导了未来,你的未来也将会是一片光明!
全网图以上是阳子对《理解未来的七个法则》这部书的全部理解。有不同见解的朋友们,希望在评论区下方留言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