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情绪,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一种情感。孤独也是古诗词一个难以绕过的一个话题。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又让孤独有了不同的美丽。
约客孤独在赵师秀笔下充满惬意的情怀。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等待客人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
等客未来,于是闲敲棋子,灯花被震落,于叙事中抒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烦躁不安、茫然若失的复杂心情。但是我认为,这似乎不能更好的表现主人的心情,个人认为还有一份悠闲与惬意在,尤其一个“闲”字,这个具有画面感的字,可以读出另外的心情来。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的孤独是旷远的。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读这首诗,我们深刻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这份孤独在这样广阔的背景衬托下显得苍凉悲壮而又旷远。陈子昂描写的孤独给人一种空间感,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柳宗元的孤独是孤傲的。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年但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治今湖南示州),在此待了十年。
这首诗即为谪居永州期间所作,也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就诗人而言,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
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此地的景必会著我之色彩。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广阔的江面上铺满白雪,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唐代社会正一天天走下坡路,柳宗元心中充满憎恨,作者因此创造出来一个幻想境界,比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江雪每个人的孤独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大多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或是自己身世有关,有的也因个人的性格所致。
诗人们借助诗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技巧方面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寓情于景。每首诗我们读来,不仅面前会展现出一幅画面,诗人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也让我们读出各种孤独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