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盐说蜜
——吃咸的说甜的胡诌乱侃
一、学校门口的零食特别好吃
早上和先生谈起小时候的零食,问他都喜欢什么?他说:“糖夹、咸金枣、石花膏、油柑枝、花生糖、菜头酸……”
糖夹、花生糖春卷、葱油糖、龙须糖“菜头酸还得吃夹心的,中间加花生碎和甜面酱,那才好吃。”
先生说到菜头酸,满口生津的样子,惹得我也要流口水。
菜头酸我和先生都成长于泉州,菜头酸和糖夹应该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美好零食。
所谓的美好零食是什么?是在学校旁边,一个简陋的、甚至有点肮脏的小铺子里,一位老阿姨、用一双粗糙的大手,拿起一块糖夹给你,你四下里看看有没有父母的身影,没有,那才叫吃得痛快。
金鱼巷菜头酸的老阿姨当然,当我们长成大人,成为别人父母的时候,我们开始禁止孩子们在学校的门口去吃那些肮脏的食品,以致有一日看到女儿在晒她小时候喜欢吃的零食,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给她的零食并不是她喜欢的东西,她的内心依然向往学校门口那位老阿姨手工制作的美味。
葱油糖和包着花生芫荽的春卷 麦芽膏糖夹和杏仁膏糖夹二、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
零食的爱恨情仇,终于迎来了 一部《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出台,从此,我国有了第一项专门关于“零食”的标准,同时也是关于“儿童零食”的首项标准。
作为美食爱好者,最近都在关注武汉的美食,想助力武汉,多买一些武汉的食品,一听说良品铺子参与制定《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于是,便下单了好多零食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家大宝贝。
这些按照《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所生产的零食,据说有这么两大点:一是安全,无论是食材选择、产品配方,还是生产工艺,甚至是包装,都以对儿童安全为前提;二是在研发儿童零食时,做了“减法”和“加法”,食材做减法,在保证风味口感的同时尽量用天然的元素来进行搭配,减少添加剂,而在功能上做加法,多添加各种适合儿童的功能性元素,享受美味的同时吃出健康。
我问大宝贝:味道如何?回答:不错。
居然是美味与安全并存。
从此零食有了定义,如果我家大宝贝成为他人的父母,自此他们是不是就不用再制止孩子们随意地在学校门口去挑零食了?
我在庆幸儿童零食有了标准的同时,也多了那么一分失落。
三、小零食成为伴手礼
一时间,我非常想吃小时候的零食,于是来到金鱼巷买菜头酸,来到涂门贡糖店买糖夹。
涂门贡糖 贡糖伴手礼菜头酸已经成为网红店,小时候眼里慈祥的老阿姨已经是真正的老了,而曾经的糖夹、花生糖、葱油糖、春卷等,经过店铺的一番包装,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不再有了小时候学校门口几分钱一块的模样,我们在成长,小零食也以它的方式在成长,长成了一座城市的美食代表,长成了代表这座城市的伴手礼。
花生糖和芫荽馅料的春卷 这款春卷美味得飞起而零食的这种成长并不是什么标准可以约束的,高糖高油,依然很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在一定的时间里,给了这方水土的人们予美食的愉悦,让人们无法忘却的,除了美食本身,还有小时候关于家的一切印记。
做得特别经典的龙须糖 强烈推荐葱油糖零食的标准化固然重要,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开了乡土气息的零食太过脸谱化,又要以什么为重点让一代人记住呢?
我喜欢给我家大宝贝买各种零食,更喜欢给她带上家乡的小零食,随她走遍天涯海角,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贡糖伴手礼这个六一儿童节,你是不是也怀念家乡的小零食?
“草草啖盐说蜜”,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看似草草,却是人间百味。
喜欢请点赞鼓励,觉得有价值就转发、收藏。
而无论喜欢与否都在评论区说两句,我会更努力。
原创不易,拒绝不良自媒体盗文盗图,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