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负面归因倾向

作者: 灵心_心理咨询_邱玉东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2:06 被阅读0次

    一、负面归因

    校长打电话给我,当时我在上课,没有接到。一会儿发现(未接电话)打回去。校长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有点事情。我说:现在上课,下课了过去。话是这么说,我心里却多出一些疑虑:校长没有明确说明“要我干什么”,久不为人做事(维护电脑),还真不知“何事”。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人在教室,心里却早已经被沮丧、害怕、懊恼等负面情绪充斥——我一定做错了什么事情,他是找我谈话的…

    做错了什么呢?我想到了两件事:本学朝我坚持在学校微信群分享应用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方面的内容,平均每周一篇短文——难道我发到学校群里面的东西不合宜?或者,我星期五下乡去演讲,协调工作没做好(微信通知对方未看到)导致学生来上课,我却不在;大校长发现,电话询问我确定我不在校学生才回去,影响不太好——是否大校长嫌“要我安排好工作,还要请假”不够,再请副校长找我谈话?如果是这两件事,我都不愿前去。在我看来,大校长要我“下乡参加教育宣讲是可以的,要安排好课务,还得履行请假手续”是善意的提醒。不至于还找“麻烦”。我不想去,不想触霉头——发到微信群的都是好的,留待一份美好的感觉!

    不良归因,使我初时决定不要去理会校长的邀约,不要去,以免很好的心情被破坏。就这样下课铃响后还继续在教室待了十几分钟。后来想想,不管怎么说,就算是批评也要把它承受下来,也便于以后改进啊;再说也是啊,有些手续是必须履行的,比如请假。有了这份臣服,我去了校长室——校长找我的事情,是请我帮他做一个“由表格数据生成图表”的工作。——担心是多余的,我归因错了!

    由此,我发现了一个以前不知(或否认)潜意识中的欠缺:对未知事情的负面归因倾向!以前我发现父亲身上这样的现象很明显,父亲亦曾说我如何“往反面想”——毫无疑问我“否认”:我真的一直认为我已经“积极心理学”了…细想想,“处处都往正面积极的地方归因”真的是我一个提升的空间!

    二、怕碰“钉子”

    我还有一个喜欢:把孩子的问题怪到妻子身上,不敢碰硬骨头,面对孩子的一些困扰的事情,我就会躲避,让给妻子去处理,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妻子造成孩子现在这个脾气,所以说我让给她处理。实质上,不知不觉与“我父亲跟我之间的相处模式”如出一辙——刚刚父亲让母亲转述我昨天发的一个短信,我向父亲汇报这两天的工作情况以及收入的增加。结果呢,父亲说看不懂我的短信,在我刚刚打电话过去的只字不提“看不懂”的话,却要由母亲打电话告诉我“你爸爸看不懂你发的短信”……

    很显然,我父亲自动的、主动的放弃了直接与我交往的机会,就像我现在与我的儿子之间一样——总是逃避与儿子的直接“碰撞”:我好一些,毕竟与儿子接触多,只是遇到儿子身上“像妻子的言行”,才沮丧放弃,任由妻子处理。父亲自我小时候起,就较多地默默关心我,母亲又不喜欢看父亲的优点,父子关系就更受影响了。父亲连直接询问都不敢了,生怕一言不和闹起争执!我可爱可亲的父亲啊!

    好在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妻子都已经“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柔,顺,勤,亲和,慎言,善爱……(与孩子!)孩子的不良表现无非是之前留下的印记,没有了“不良示范”,孩子眼睛里只有好的父母交涉、沟通、互动的正向 、积极、富爱的画面,双亲同心相向而行,孩子遇事灵活多变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

    负面归因,怕碰钉子,都源于对结果的负面体验——前者对已发生事情产生负面联想,后者对即将可能的事产生负面预期——中正面对,积极想像!谢谢

    初写于20190311,修改完善于20190316晚22:0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负面归因倾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lv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