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不能将问题都归结为文化,这只是一个能够触及的面,大象怎样成长和长成什么样,与多种因素相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ef6ee39ec2b0eb57.jpg)
你认为“受苦的俄罗斯灵魂”,不过是粗糙的斯拉夫民粹思想、东正教末世论的神权政治迷信,以及极端二元论的神秘神学的总总大杂烩。
真是拗口而且复杂的观点,几乎不能复述。很恰巧,我看到了林国华老师的话语。他这样说:
俄罗斯灵魂”从“受苦”中诞生,最后竟然以“受苦”为崇高归宿,它滋养了一个没有“政治文明”的民族,它蔑视“服从”,也不“保护”,它津津乐道的是似是而非的“精神自由”,却无往而不在身体和灵魂的伽锁之中,从索洛维约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别尔嘉耶夫等,都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84d59fd52d61cf9e.jpg)
不能完全理解一种民族认知观点,我最多能够评价若干我所熟悉的人,甚至还不敢批评。在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有一句格言:“当讨论人世间时,绝不应该讽刺,悲哀或者诅咒,而应当首先去理解。”
这呼应着罗马帝国晚期哲学家、政治家塞涅卡的表达:“这个俗世中的事情是渺小琐屑的,我们之所以决定还要在其中活下去,是因为它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和帝国斜阳中的塞涅卡一样,斯宾诺莎同样表达了一种坚定的政治思考意志:要按照人世的本来面目去看待人世,而不要按照我们所希望的样子去想象这个人世。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6ed56245e816ad20.jpg)
俄国人舍斯托夫对斯宾诺莎的道德一惯的源头,并非他本人声称的,所谓圣经的启示真理,而是他自己的酷似犹太人的,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处境。
林老师认为,不是去试图改变民族的悲惨历史,而是把自己民族的悲惨历史,当成引人于沉沦的审美迷醉与道德怨恨的文人悲剧,这才是舍斯托夫神学的原旨所在,也是19世纪俄罗斯文人思想传统的精髓所在。
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除了用来装点自己“旷野中”贫乏粗糙的灵魂以外,不但无助于救度国家,甚至也救度不了自己。
文化却没有拯救漫漫苦难中的俄罗斯。这提示我们,文化可以装点盛世中的国家,甚至可以陶醉一群贫乏无味的灵魂,但不能被用来救国度民,因为它自身不具备此等国民政治大业所需要的材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f068c85db732c849.jpg)
如同我们在这里讨论,明天一样早起,要面对一无二致的人生征伐,依然要看到每个深刻相信自己观点的人。但是你知道,还需要目标制度,组织团队和持续践行。
可以说有文化,但不如说很有趣很给力,你办成了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