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沉默症

作者: 走走停停吧 | 来源:发表于2016-12-17 15:39 被阅读161次
    拒绝沉默症

    很多同学在家与学校判若两人。在同学面前热情开朗,在家长面前却沉默寡言。孩子越大,越来越不喜欢和家长说话,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这类现象叫“家庭沉默症”。

    前几天,有位家长来诉说自己的苦恼:我的孩子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不愿意和我说话。小学的时候整天粘在身边,有什么事都和我说。可现在却沉默寡言了。两周回家后,除了吃饭,看一会电视,玩手机,就是钻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有时,我故意找话题问问情况,他也很简单地回答:“没什么好说的”,“差不多”,甚至是“烦死了”“有完没完?”我们做父母的,含辛茹苦把孩子养这么大,连话都不愿意和我们说,真是心寒啊!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可是,在学校,这孩子活泼开朗,喜欢运动。对同学也很热心,有什么事情请他帮忙他都不会推辞的,同学们都反映他很真诚,很少沉默寡言。甚至还是个课上了好说话的同学。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产生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青春期心理 这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反应。初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在心理上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自我表现也日益突出。尤其到了初三,随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完善。这种自我意识就更强烈,他们强调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再依赖父母。喜欢和同龄人交流。有了困惑,更愿意求助朋友、同学,而不愿和父母交流,解决问题。

    二、缺乏共同语言 学生普遍反映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父母找孩子谈话多半围绕学习,而谈到学习,大多数家长又一味要求成绩好,分数高。对孩子心中喜欢的事物却不置可否,甚至直接扼杀制止。很少有家长能和孩子谈他们的喜好,更多的家长不会选择这样的话题。另外,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处理问题方式不同,也成了亲子之间无法交流的原因。 和父母的不同意见发生冲突时,初一的孩子偏向服从,初二、初三的孩子大多选择沉默,少数选择言语或行为上不同程度的反抗。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面对爸爸妈妈的不信任,我惟一的办法就是沉默。我沉默了,他们就认为我服从了,就不会没完没了地唠叨。我想做的,他们都不同意,我和他们没话好说。看来,孩子们的沉默也是被“逼”的。

    拒绝沉默症

    怎样消除孩子们的“家庭沉默症呢?”

    作为家长: 给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青春期正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孩子们正处于成长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指引,而不是替他们做主。家长应当允许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思考、锻炼,接受考验,接受挫折,迎接挑战,体验成长。关键的时候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地野蛮强制。

    作为孩子: 要正确对待父母的“干涉”。面对冲突,最好的方法是敞开心扉,经常将你的情况主动告诉父母,和父母交流自己的看法、做法。让他们了解你、关心你,明确地要求他们对你的尊重。或者换一种方式交流:写一封信;选择能反映你心声的书籍、电影、漫画等。总之你要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做家长的和做老师的才能更加信任你尊重你。面对问题最好的方式是 解决——交流,而不是逃避——沉默。在班上我曾说过,你把秘密告诉同学,不久发现被“出卖”了,伤心难过。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了,整天被这些事困挠,严重者已影响到学习。告诉父母,你的秘密相当于进了保险箱。还可能给你提些宝贵建议。父母也只在你一回眸的地方。

    作为教师: 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心理。做好学生与家长及时沟通的桥梁和“润滑剂”,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帮助他们打开心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拒绝沉默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oo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