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19212/8070913cc4bfb87b.jpg)
天晴,日出放了我鸽子。穿着蓝色的体恤和蓝色的背带裤以及白色的球鞋。
晚上,我换了双橘红色的运动鞋,在阳台上的跑步机上一边走路,一边看书《1984》。我右手边的天空上有一颗星星,天色越暗,它越明亮,偶尔有飞机闪烁着从它旁边经过,会有一种错觉,星星和飞机,分不清彼此。
我看着窗外密密麻麻的房子,它们向天际无限的蔓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忽然想到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一段话: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到尽头。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我所能看见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而更大的世界,我是看不见的。
就像我平常遇见的那些人,就那么几个,每天和我说上话的不会超过十个,他们都是那么的普通平凡,和蔼可亲,可是一旦刷微博,你会发现,一个明星随便发一条微博,点赞量就是几十万,底下的评论各种味道。
这时候,我会觉得觉怪,那么多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平常如此普通平常的人,甚至是暗淡无光的人,在网络的世界,怎么就变的那么鲜活起来了呢?
我看着夜空,想象着,如果能用双手将天空掰开,这夜幕的背后,会是什么颜色呢?
我看见的只是碎片,只是部分,而这个世界是一个庞大的整体,每个人每天的行动是具体而且重复的,并且是受限制的,但是每个人的意识世界却是抽象的,无限的。
现实的具体,和抽象的无限,到底具体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意识的世界是真实的呢?
人们到底是生活在具体的世界里,还是生活在抽象的生活中呢?
是行动影响着意识,还是意识主导着每个人每天的行动呢?
我忽然想到庄周,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我个人是具体的碎片,是细节,却也是自己的一个完整的整体。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意识都被割裂成无数的碎片,每个人都生活在细节的碎片中,而且越来越轻浅,越来越不做深度的思考,只关注眼前的琐碎,沉浸在无数零碎的新闻之中,被碎片信息的波涛冲刷着,越来越茫然,越来越不知所以。
以个人的部分,面对这个世界的整体,人总是容易慌乱,而对抗慌乱最好的办法,无非是让自己的思想系统更加的完整,懂得面对每天扑面而来的信息碎片,懂得去甄别和挑选。
最重要的,永远不能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思考的能力,人一旦放弃的思考,就像是没有通电的灯泡,会显得暗淡无光,而越是深度的思考,将自己思绪的根扎在意识世界里越深,就越不容易被信息的波涛拍打的晕头转向。
屋子里那来自大西北的十八岁男孩儿,去了物流公司做夜场的搬运工,他没有学历也没有手艺,在这个城市的影子里飘荡着。
晚上工作,白天睡觉,发的朋友圈都是一些消极的情绪。
这让我想到电影《大鱼》里的一段话:你是乡下来的大人物,但在真实世界里,你啥都不是。你原本是小池子里的大鱼,但现在这里是大海,你会淹死的……
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着,不管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一起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