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不知道鬼神吗?

孔子不知道鬼神吗?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08:40 被阅读0次

——《先进篇》复习之三

《子路篇》第12章(又是继颜渊之后,就是子路):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还不能很好地侍奉人,怎么能侍奉好鬼神呢?”子路又问:“冒昧地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你还不知道生,又怎么能知道死呢?”

西周以前,非常重视鬼神的现象。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仍然流行着不同的解释,所以子路才问到这个问题。然而,孔子并没有说鬼神是否存在,也没有说怎样侍奉鬼神,只是巧妙地回避了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述而篇》第21章,“子不语:怪、力、乱、神。”夫子不喜欢谈论鬼神等问题。是夫子不知道鬼神问题吗?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周易》《春秋》等典籍里,很多地方都提到了鬼神之事。

比如孔子批注《易》时所著《系辞》里记载:“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终结,因而知晓死生的学说。精气聚合而生成物形,游魂(气散)导致(物形)变化。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状。这段话说明孔子对于死生和鬼神的情况是非常了解并有深入研究的。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第十七中有一段宰我与孔子关于鬼神问题的对话:

宰我问于孔子曰:“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所谓,敢问焉。”孔子曰:“人生有气有魄。气者,神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夫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骨肉弊于下,化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者,此神之著也。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春秋祭祀,以别亲疏,教民反古复始,不敢忘其所由生也。众人服自此,听且速焉

杨朝明先生解释这段话的意思是:宰我问孔子说:“我听说过鬼和神的名称,却不知道到底说的是什么,想请教一下先生。”孔子说:“人生来就有气有魄,气是人充盛的外在表现形式;魄是鬼充盛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有生就有死,死后必定归入土中,这就叫做鬼;魂气归于天上,这就叫做神。把鬼和神合起来进行祭祀,这是教化的极致。骨肉在地下腐烂,化为田野中的土壤,而它的气蒸发向上飘扬,这是神的显著的体现。圣人依据万物的精气,制定至高无上的名称,明确地称之为鬼神,作为民治信奉的准则。但是圣人认为这样做还不够,所以又建筑宫室,设立远近宗庙,在春秋二季进行祭祀,用以区别远近亲疏的关系,教导人们追怀远古,回念本始,不敢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众人的服从就从这根本的认识开始,而且能够迅速地听从教命。

此外,在《孔子家语·致思第八》中,还记载了子贡和孔子关于人死后的问题:

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杨朝明先生解释说,子贡问孔子说:“死者有知觉呢,还是没有知觉呢?”孔子回答说:“我想说死人有知觉,却担心孝子顺孙伤害自己的生命来葬送死者;我想说死人没有知觉,又担心不孝顺的子孙遗弃亲人而不埋葬。赐你想知道死者有无知觉,这并不是现在急着要解决的问题,以后你自己会知道的。” 

言语科的两位弟子问类似的问题,孔子都给与了明确的回答。著名学者程树德老先生评论说:“鬼神死生之理,圣如孔子,宁有不知?此正所以告子路也”。谈到鬼神、死生的道理,孔子当然是非常了解,“宁有不知”,就是哪里能够不知道?那孔子反问子路,是不想告诉子路真相吗?夫子是诲人不倦,怎么可能故意不告诉子路?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这一句话,“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已经说尽了,悟不悟是学生的事情,老师已经说到位了。大家知道子路的性格是直率刚猛,对老师的教诲“未之能行,唯恐又闻”,要彻底实践。如果致力于鬼神研究,按子路的个性,难免“攻乎异端”,误入歧途。所以孔子的回答举重若轻,巧妙地将鬼神与生死等玄妙而重大的问题转移到了世间人生上,让子路好好的去参悟。

孔子的回答很谨慎,很巧妙,也很智慧,一定是基于弟子的情况,给予最恰当的回答。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体现了什么内涵呢《朱子集注》解释,“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事鬼神就是怎样祭祀鬼神;“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每个人都会死的,对死也要先有所了解,所以不可不知。“皆切问也”,子路非常关切此事,对老师恳切地发问。“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如果没有诚敬心,我们也就不能够事奉人。诚敬是事人之道,这也就是事鬼神之道;如果对人没有诚敬心,那对鬼神也不可能有诚敬心。

《八佾篇》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庸》也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都说明事鬼神如事人之道。用诚敬心事人、事鬼神,都是一样的。《礼记·祭义篇》说:“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事亲孝,则事鬼神敬,反过来同理,敬先祖鬼神则自然孝敬父母。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认识到生命的真相,一定会抓紧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而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总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片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也许短时间内是很快乐的,但这种乐是不长久的,很快就会陷入更大的痛苦。

对“鬼神”敬而远之,要活在当下,把握当前,正体现了孔子的大智慧,与其把精力放在那些无法把握的事物上,还不如努力地做好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孔子这样教化子路,正是督促人们直面现实人生,脚踏实地,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探索自我生命的价值,以“圣人”或“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相关文章

  • 《论语 雍也》孔子不信鬼神吗?

    小时候我相信世上是有鬼的,每当我生病,奶奶总是翻一下黄历,折些纸钱,夜深时悄悄地去东南方向的十字路口化掉,祈求鬼神...

  • 漫谈孔子对祭祀祖先和神的看法。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说,孔子很少谈神怪的事。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这是说鬼神未能给人带来什麽好处。不如j敬...

  • 孔子的鬼神观

    鬼神观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至少对中国人来说是如此。 先看祭祀。 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像祖先在眼前一样,祭祀神的时候,...

  • 一定要研究自己能够看得懂的东西

    子路问孔子:如何事奉鬼神呢?孔子说,你连人都还不会事奉,又怎么谈去事奉鬼神呢?子路又问孔子,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说...

  • 听论语,坐而论道

    今天未有很深的生活感悟,便听了会儿樊登讲论语:先进,有感。 1.不信鬼神的智慧。当子路问孔子,如何事鬼神?孔子曰,...

  • 敬鬼神而远之

    从现在开始,明白了鬼神的真相后,就无需再提倡鬼神了,更无需提倡宗教式的鬼神信仰。我们拥护孔子的态度——“敬鬼神而远...

  •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说那些怪异的能力和混乱的鬼神之事。 孔子一向崇尚敬鬼神而远之。黄帝内经有云,拘于鬼...

  • 孔子的鬼神观——收集

    一,什么是鬼神 宰我問於孔子曰:「吾聞鬼神之名,而不知所謂,敢問焉.」 孔子曰:「人生有氣有魂,氣者,人之盛也,夫...

  • 尸位素餐

    孔子主持丧礼、祭礼,就是和鬼神,和尸打交道。他对鬼神的态度众所周知,敬而远之,不信仰也不怀疑,和鬼神世界保...

  • 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冯志亮先生解析《中庸》:这本书是真正的智慧救赎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了解孔子思想的人看到这句话,也许会心生疑问:孔子不是一直对鬼神之事不感兴趣,甚至是极力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不知道鬼神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t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