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9 鲁僖公在位后期阶段“军行”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9 鲁僖公在位后期阶段“军行”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3-05 07: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

    僖公二十六年(前634)春的“向之盟”位于鲁国东侧莒国的疆域内沂水畔,至此时仍为莒国领土,直到后来宣公四年(前605)才被鲁国侵占。由于此次鲁侯为出国会盟,尽管上一年末的“洮之盟”已经在卫国斡旋下与莒和解,笔者仍倾向于“向之盟”属于“兵车之会”,即动员了没有因为“升陉之败”受到损失的左军随行。

    不过此次会盟完全没有在齐国的主导下进行,而齐昭公似乎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继承了齐桓公的霸主衣钵,因此在邾国的请求下齐师非常策略地避实救虚,躲开鲁师主力,从西侧袭击了鲁国本土:

    ……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当然这并不是齐人惧怕与鲁交战,而是非常高明地调动对手,并测试其反应速度。鲁僖公立刻率领参与会盟的左军回师追击,可惜没有追上齐师就撤回了。

    ……公追齐师至酅,弗及……(春秋.僖公二十六年)

    经过试探之后的当年夏天,齐孝公亲帅齐师主力从鲁中山脉的缺口处攻入鲁国北境,此时鲁国的情况如齐侯所谓“室如悬磬,野无青草”,可能由于当年发生了旱灾,需要补种耐旱作物或者想办法引水抗旱,大量民力都在农忙之中,所以根本无法进行军事动员,正如展喜所云“我敝邑用不敢保聚”。如果当时齐国真的趁乱攻入鲁国,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利用“大贤”展禽之智以及行人展喜之辩,巧妙地暂时劝退了齐师。

    当然齐师撤退的真实原因可能是由于卫国按照“洮之盟”的约定出兵伐齐,被迫暂时回援,因此鲁国的危险远远没有解除。在此危局之下,鲁国被迫倒向楚国,派出大司马公子遂前去楚国求援:

    ……东门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师,臧孙见子玉而道之伐齐、宋,以其不臣也……(春秋.僖公二十六年)

    即由鲁国执政的司徒和司马出面,并引导楚师出面讨伐齐、宋,鲁人动员之师至少包括年初未参与“向之盟”以及追击齐师的右师。不过考虑到当年秋天令尹子玉和司马子西帅师灭夔,用兵方向在楚国西面,因此其并未全程带兵协助鲁人作战,而是由更次一级的将领申公叔侯带队。这样鲁僖公就成了鲁、楚联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

    ……公以楚师伐齐,取穀。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当然实际上负责的指挥者当分别为右军将、佐臧文仲和东门襄仲,此从后来春秋末期晋国的追述中可以看出:

    ……二十四年夏四月,晋侯将伐齐,使来乞师,曰:“昔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穀……(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取榖之后鲁僖公安排齐孝公的竞争对手公子雍在易牙的辅佐下住在榖,并由申公叔侯带领的楚师负责戍守。

鲁僖公二十七年(前633)

    现在问题来了,在次一年(前633)的作战中,公子遂再次帅师出境作战:

    ……秋八月……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那么如果僖公二十六年公子遂所佐的右军已经经历“取榖”之战,何以次年立即就被再次动员呢?这里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事实上左军也在上一年随同鲁僖公参与伐齐,不过这缺乏直接证据,也不符合鲁国一军出战、一军留守的惯例;

    第二,由于卫国已经卷入了对齐作战,此时左军的至少部分兵力已经按照“洮之盟”和“向之盟”的约定开始“戍卫”,且领兵者为左军将公子买,此确实可以得到后来的《经》、《传》验证,所以公子遂不得不再次动员右师行动。

相关文章

  • 文姜与齐襄公逸事─读史之四十六篇

    文姜(?-前673年),春秋时代鲁桓公夫人,齐僖公之女,齐襄公诸儿之妹(同父异母),因与齐襄公乱伦而知名。夏、商、...

  • 臧僖伯谏观鱼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隐公五年》 春,公(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谥“隠”)将如(往)棠(鲁...

  • 女人春秋之文姜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 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僖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

  • 夏小正考:孔子《春秋》中的“日期”

    孔子《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到孔子去世,即鲁哀公十六年,共计244年。来看僖公十六年的记述,如下: “十有六年。...

  • 0224

    终于看完了鲁庄公部分,明天估计能看完鲁闵公到鲁僖公。鲁僖公应该是一个大章节,三十多年的历史,分成了上中下三个部分,...

  • 成语故事:有恃无恐

    [时间]公元前634年,鲁僖公26年 [地点]齐鲁边境 [人物]齐孝公,齐国君主 鲁僖公,鲁国君主 展...

  • 公子纠

    公子纠,春秋时齐国人。 齐僖公之子,齐桓公之兄,母为鲁女。 齐襄公时,政令无常,恐遭杀害,于鲁庄公八年(前686)...

  • 儒者

    鲁哀公(?―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他在鲁...

  • 春秋长勺之战(一)齐国内乱

    齐国国君齐僖公在位时将长子诸儿立为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齐僖公有一个侄子名叫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深受齐僖公的宠信...

  • 【讲故事读成语】一鼓作气

    20220531流年如歌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9 鲁僖公在位后期阶段“军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a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