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老秀才”潘承谦作者摄“星星恋人间,排队在路边。晚上一齐亮,城乡一个样!”
这是一首表现新农村变化的小诗,可是,作者说它称不上诗,只是有感而发的顺口溜而已。
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位耄耋的乡村老人。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夸新农村,赞美幸福的小日子。几年时间,他一共写了500多首,深受乡亲们的喜爱。
“老秀才”当过孩子王
自称写顺口溜的这位老人,可是农村的文化人。村民都叫他“老秀才”。
“老秀才”真名叫潘承谦,今年81岁,家住佳木斯郊区莲江口镇万庆村。
“老秀才”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为人谦和、朴实,性格外向。
早些年,农村贫穷落后,没有啥文化生活,夜晚没事的时候,他好给村民讲他看过的书。后来收音机和电视机普及了,尤其现在有了网络,他不讲书了,开始写顺口溜。开篇的顺口溜,是他2017年的新年之作。
“老秀才”说:“现在农村日子好了,村里全是水泥道,安装了路灯,用上了自来水,家家砖瓦房,很多人家买了小轿车!不抒发抒发心情,心里憋得慌。”
“老秀才”的人生就像一部小品里说的那样,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受过穷,挨过饿,现在是掉进了蜜罐里,那是贼拉拉的甜。
“老秀才”的老家在山东省邹平县马头镇新延安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很多人吃草根,吃庙里的香土,有的人因为饥饿而死亡。
东北毕竟地大物博,日子好混一点,就这么,“老秀才”逃荒来到东北。
他在生产队干了几年活,赶上村里小学校缺民办教师,因为“老秀才”上过高中,于是,他当上了孩子王。
孩子王当得好好的,有一年,上级教育部门硬把他撸了,理由是,他成分不好,属于地主成分。
那时候,村里有文化的人少,“老秀才”不当老师了,很难找到顶替他的人,无奈,村干部背着上面又把他请回小学校教书。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用人不讲成分了,“老秀才”这才挺起腰杆当孩子王。
临退休前,“老秀才”经过民办教师考试转正了,能够过上领退休金的生活,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老秀才”潘承谦的书作者摄谁家都请去“捞头忙”
“老秀才”打小读书的时候不像现在,写字都用铅笔和钢笔,那时候一色用毛笔,因此,他是村里仅有的毛笔字写得好的人。
有了这个技能,村民遇事方便多了。
谁家闺女出嫁,儿子娶媳妇都要置办置办,少不了需要“捞忙“的。所谓“捞忙”相当于城里的志愿者,义务帮忙,甘作奉献。
一般“捞忙”的,像搬个凳子,借个碗筷,跑跑腿,张罗个事儿,而“老秀才”是“捞头忙”的,比一般“捞忙”的受尊敬多了。
那真是,小桌往炕上一放,笔墨侍候,“老秀才”一笔一划写礼账。
张老三10元,李老四5元,王老五……“老秀才”神经紧绷,来不得半点马虎,生怕下错笔,整出糊涂账。
除了写礼账,“老秀才”还有一样大活儿,那就是写对联。过去可与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卖对联的少不说,就是多,村民也舍不得花钱买,一般都向“老秀才”求一幅。这里所谓的求,就是指的毕恭毕敬的要。
村民王贵儿子娶媳妇,王贵提前就来请“老秀才”。王贵虽然没啥文化,可是,他要求还挺高,他先求“老秀才”写副带劲儿的对联。
“老秀才”铺纸、运笔,想了想“唰唰唰”:好国好家好夫妻好日子好了再好;新春新婚新事新办新风尚新而又新,横批:王贵家大喜临门。
王贵接过对联,脸上乐开了花:“哎呀妈呀,太好了,写到我心坎上了!”
半个多世纪了,“老秀才”究竟给乡亲写了多少副对联,记了多少本礼账,照实说,已经数不过来了。
远近闻名的文化人
“老秀才”潘承谦作者摄“老秀才”写顺口溜,是从五年前开始的,这与他的老伴“搅合”有关。
刚退休的时候,“老秀才”好写点小散文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外乎回忆一些过去的经历,赞美新农村的新人新事,很多篇章还刊登在市里的报纸上。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大,“老秀才”本来就高度近视的眼睛吃不消了,常常闹眼病。老伴心疼他,不让他舞文弄墨了,执意让他休息好。
“老秀才”不听话,偷着鼓弄,他老伴一气之下,把他的纸笔都藏了起来。
“老秀才”说:“我小的时候,家人把我送到北京通州一中上学,与现代著名作家刘绍棠同在一个学校。刘绍棠13岁就发表文学作品,被称为文学神童。当时可把我羡慕完了。因此,我也有了文学梦想。你说,一个人的梦想能说放弃就放弃吗?”
“老秀才”放不下,老伴一个劲儿反对,这可咋办?
最后,老两口经过商量,达成了一致:“老秀才”写可是写,不能写长的,那样容易把眼睛累坏了。允许写短的,不能超过10句话。
就这么,“老秀才”把自己写作定位在写诗上。
“老秀才”说:“诗是高雅艺术,自己哪会写?自己写的东西只能算作是顺口溜。顺口溜朗朗上口,老百姓喜闻乐见,是最基本的文学样式。”
村南有个莲花泡,“老秀才”信口拈来:两个姑娘来洗衣,莲花泡水泛涟漪。小手揉搓农民装,衣者是她新对象……
回想自己因为成分不好受过歧视,潘老汉写到:身材本来一般高,成分压你弯下腰。
村民程国民吃苦耐劳,“老秀才”写到:从不挑吃不跳穿,粗茶淡饭吃饱算。干活不怕脏和累,一人顶住两个汉。天大困难他顶住,供俩孩子去读书。邻里乡亲都夸赞,他是能人是典范。
五年来,“老秀才”用纸笔共写了500多首顺口溜。每写一首,他都高兴的念给村民听。后来,他让孙子用电脑打字,自掏腰包印成小册子发给村民,村民边看边乐,相当的喜欢。
后记:非虚构写作非常热门,不管是纪实性报刊还是纯文学期刊,都喜欢发表这类作品,当然,纯文学期刊偏重文学性更强的非虚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