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520亲子成长迹亲子教育
【1499】孩子(3到6岁)犯错时,父母引向何方?

【1499】孩子(3到6岁)犯错时,父母引向何方?

作者: 渡舟弱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0:08 被阅读66次

    在喜马拉雅听李玫瑾教授,分析小孩3到6岁时,悄悄的从父母的口袋里拿钱,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1499】孩子(3到6岁)犯错时,父母引向何方?

    李教授是从观念的角度,告诉作为父母的我们,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身为父母,除了以身作则之外,在与孩子交流沟通时,我们时常给孩子传达的观念是什么?我们扎根在孩子心中的口头禅,就是孩子长大成人后行为处事的内在观念出发点。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遗传。

    记得在多年前,我带过一个学生,在班级属于角落里的沉默者,朋友不多,不善言谈。一次我与他聊天的时候,问其缘故。得知,这个孩子相信“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待人处事原则。呃,这个原则是他的父亲,因为在社会上遭受多次挫折的男人,反复向他灌输的观念。

    从观念论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在自己头脑中一堆假设稳定的观念指导之下。我们对观念本身的正确与否,不会怀疑,也不去检查。我们在行为中,却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些观念。

    修改了我们头脑中的观念,我们的行为也就改变了。

    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我们父母如何进行教育呢?这涉及到要将孩子在犯错之后引向何种情感态度体验。

    对于孩子偷拿家中的钱,置之不理的家长的确是少之又少。这种放任不管的态度,为孩子成人后做出更出格的事情,甚至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埋下了隐患。

    绝大部分家长都会去管教。那如何去管教呢?

    错误的教育方式将会导致错误行为的继续发生。

    “小孩子怎么可以能够拿父母的钱呢?”这样的质问会暗含着一种错误的信息,孩子以为长大了就可以拿父母的钱了。“你下次再拿钱试试,我非要比这次揍的还要狠。”这样的语言,暗含着一种挑战和威胁,其实也有着暗示,挑逗着孩子,下次再试一试。

    【1499】孩子(3到6岁)犯错时,父母引向何方?

    如果把问题分引向孩子的能力或他人对孩子的看法评价,那么孩子很容易羞愧。

    “你这样从爸爸妈妈口袋里拿钱,你会失去爸爸妈妈对你的信任。”这样的教育语言会引发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和这样的行为,所导致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和关系。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他朋友的玩具弄坏了,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总是这么粗心,又把小朋友的玩具弄坏了。别人怎么看你呢?”

    如果把问题分析影响对他人的影响,那么孩子很容易内疚。

    “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没有经过同意从爸爸妈妈口袋里拿钱,当爸爸妈妈用钱的时候,钱会不够用,会影响到我们全家的生活。”这样的角度切入会让孩子产生内疚。

    比如还是孩子不小心把他朋友的玩具弄坏了,如果我们对孩子这样说“你把朋友的玩具弄坏了,朋友没有玩具玩了,他会很难过。”

    羞愧会引发孩子的行为退缩,停止某一行为。但是孩子会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尽可能的减少羞愧场景发生。容易让孩子向内倾性性格发展。

    内疚会引发孩子的补偿行为,因为感觉亏欠于他人,所以会积极寻找机会,采取行动,弥补自己的过失。容易让孩子向外请性,性格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99】孩子(3到6岁)犯错时,父母引向何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d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