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很多名人之所以在历史上留有一席之地,都是因为他们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篇。有的人仅仅因为一首诗就可以名扬天下,比如唐朝崔颢的《黄鹤楼》;有的人也写出了数量庞大的千古名诗,比如李白、杜甫分别被后人尊为“诗仙”和“诗圣”。但诗词虽美,写好并不容易,写出名就更难了,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八千首诗,没有一首能上台面,后人记住他,因为他是皇帝,而不是因为他写过什么好的诗歌来。
诗词虽美,对于今人而言,想要鉴赏它们,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主要原因不是今人的鉴赏能力低于古人,而是自白话文运动以来,古言已经渐渐与现代文艺形成了鲜明的分界线,虽然两者仍有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但这道鸿沟是越来越深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鉴赏诗词,就必须具有古文言文的专门知识不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不亚于学习了一门外语。
比如说,现代汉语中,“诸”这个字已经基本失去了具体的用途和涵义,除了作为姓氏如“诸葛”之外,更多的是出现在某些固有成语中,比如“诉诸法律”“诸位老师”等等。而在古代汉语中,它有两个最常用的意思,分别是“之于”和“之乎”。“诉诸法律”使用的就是“之于”的意思,“之乎”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几乎不用了。这就是古文言到现代汉语之间的演变。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就无法顺畅地鉴赏古文。
此外,鉴赏古诗的另一个障碍,是必备的历史知识。如果一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都不知道,也不了解其人生经历,更不了解其创作诗词时的境遇,那根本就谈不上了解诗的内核,更别提去鉴赏了。而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花费的精力是巨大的,而且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
总得来说,古文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知识的掌握是鉴赏诗词的两大障碍,但第二个障碍,也就是历史知识的掌握,才是决定能否正确鉴赏的核心。中学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文史不分家”,就是说,要想学好或者教好语文,必须同时得学好或者教好历史,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蒙曼老师写的这本小书——《说着历史读古诗》,在讲解每首诗的同时,都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必要的文言知识点和典故,对于诗歌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帮助。它不仅适合小学生读,更适合具有一定历史基础的中学生读。对于大学以上在读学生以及参加工作的人而言,也是非常合适的。总之,它的受众面非常广泛。
如果以后在某种场合需要给孩子或者其他听众讲解某首诗,书中的方法套路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