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汉文漫话》:漫谈古汉文“简洁”和“韵律”之美

《汉文漫话》:漫谈古汉文“简洁”和“韵律”之美

作者: 在山清泉水 | 来源:发表于2023-08-05 13:18 被阅读0次

吉川幸次郎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被尊为“汉学泰斗”。他痴迷并敬重中国文化。

在青年时代,吉川曾赴北京大学留学,习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腔,与多位学人结下深厚友谊。

回国后,他仍喜着长衫,因言谈举止神似中国人,曾多次被误认为是中国留学生。为此,吉川心中却暗喜,为自己已与中国人趋同而得意。

吉川对研究中国文化孜孜不倦,一生著述颇丰。行文里所浸润的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深情,也裹挟着读者。

在书里,吉川将自己学习汉文(文言文)的心得和体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日本读者。

可以说,正是基于他对汉文的精通,所以在讲解中,吉川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从时代和文体出发,解读古典汉语之美,及其古文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吉川认为,“简洁”“韵律”是中国古汉语的两大特点,并辅以《论语》《左传》中的具体例子来拆解说明文言文的行文的底层逻辑。

显然,吉川讲解文言文的方式,对比其它同类书籍仅解读字词和句式的方式,更为卓越和深入:

他教会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同时,他还鼓励读者在阅读汉文时,不要只是放在“文中频繁出现的生僻字”,而是要靠“理清文章脉络的关系来加深理解。”

一言以蔽之,阅读者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和直觉特别重要。

此外,本书的主要论点,即吉川总结的汉文本质:“汉文的语法极其简单,因其简单反而合理。”这一理念也贯穿于全书,并取材进行佐证。

在下篇,吉川通过对所取的汉文古代、中世和近世的名篇佳作,一一解读,讲解了议论文、记叙文、骈文以及碑志传状的发展脉络,及这些文本之间的规律。所涉猎的中国经典文章出自:

《孟子》《左传》《史记》《资治通鉴》、韩愈、苏轼、归有光、王阳明、鲁迅……

他还直接表达,汉文对于东亚的影响,正如拉丁文之于欧洲。在近代之前,东亚各国在交流时都是用汉文进行笔谈。

这本书成于吉川五十八岁,正是学者的成熟期。合上这本书,仍能感受到他高超娴熟的写作技巧所带来的洗练之感。

欣赏古文韵律之美,习得进入古文世界的方法。对于每一位汉文爱好者,这本书都值得拥有。

相关文章

  • 张释之,一个为陌生人和皇帝据理力争的人!

    汉文帝年间,张释之做了廷尉。汉文帝出行的时候,经过中渭桥,有个人从桥下突然跑出,惊动了给汉文帝驾车的马,汉文帝差点...

  • 秘境炉霍

    “霍尔”名词的称谓坐标 “霍尔”,汉文英译,汉文历史典籍上也有“霍耳”“附”“胡”等多种音译转写。霍尔一词,本是古...

  • 伊婉首届汉文化创美市集,镜头下的汉服姐姐惊艳!

    夏日娇,伊人笑,宛若清风, 伊婉美人,尽在伊婉汉文化市集~ 7月21日, #伊人市集#婉转你的美, 首届汉文化创美...

  • 汉文帝和汉景帝用人的不同

    今天在国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汉朝,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的两代统治历来被视为盛世,史称"文景之...

  • 漫谈奢香之引进汉文化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引进外来文化的美谈。而六百多年前的奢香,力排众议,克服重重阻碍,将先进的汉文化引入落后...

  • 《晨读记》(275): 生当若此

    今晨在家,读完了《古文观止》之卷五——汉文。其实所谓“汉文”,都是选的司马迁的《史记》篇目。下一卷《汉...

  • 回向文

    以下是藏文、藏文音译和汉文: འདི་ལྟར་བགྱིས་པའི་རྣམ་དཀར་དགེ་བའི་མཐུས།། 得...

  • 历史│「庸辉华夏」卷首:庸国——中华文明的摇篮(二)

    三、汉文化发源地 汉文化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 1.汉中:汉文化发源地说 王建安《汉中-汉文化的发祥地》一文说:汉中...

  • 文人风骨看东汉

    《东汉文坛点将录》中华书局 2017年11月第1版 文人风骨看东汉 ——读徐公持《东汉文坛点将录》 《东汉文坛点将...

  • 文帝(续)

    文帝是对皇帝的美谥。 汉文帝的陵墓都是用的瓦器,不用贵重金属;依山而建,不起新坟。足以看出汉文帝的勤俭、务实。执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文漫话》:漫谈古汉文“简洁”和“韵律”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gb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