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回来,看到老大儿子还没回来,心里有点焦虑,9点多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在我家对面外婆家住。我稍稍放心,但说话口气有点重,如果这个时候,我能稍微控制,语气平静,说:好的,你之所以给妈妈打电话说你在哪里,说明你不想让妈妈担心,你是个孝顺的孩子。而不是说:如果你觉得以后还有求于爸妈,对爸妈有敬畏心,现在就回来,如果你觉得你离开爸妈还能照顾好自己,那你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儿子不接我的话,说今晚就在外婆家住。我忍不住,就过去了,屋里灯果然亮着,我敲门,儿子没开,敲门声音增大,说话声音随之不友好,儿子说他看会儿电视就睡,依然不开门。此时,如果用同理心去同理到儿子的感受:你选择来你外婆家住,一定有你的道理,说明你的内心是有委屈的。开开门,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或许,当我接纳了儿子,他会打开门,同时也会打开心门。因为儿子说,今天早上他的肚子还很疼,我们都让他去上学,所以他心里很难受。就在外婆家了半天。我有点生气,因为当我得知上午半天都没去学并且中午也没回家吃饭,晚上也没回家吃饭,我是真的很生气。我想让儿子意识到他错了,他在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我们不理解他。看来,我还是放不下家长的权威,儿子想要的是接纳和理解,可我,因为预设,没有做到。明天,儿子回来,我能做的,就是接纳,共情,倾听,不评判,让儿子打开心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