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这个字,甲骨文里象右手持棒之形。东汉的字书《说文》云:“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又”,本义是右手。“父”,代表规矩,是带领、教育子女的一家之主,意味着秩序、权威和力量。
古人讲三纲五常,其中之一就是恪守“父为子纲”,所以古代人大多讲究严父慈母,古代的流传下来的故事,有不少是宣扬这个严父慈母的。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待古人的一些教育子女的事迹,则不免会觉得过于严苛,或者是说太陈腐过头了。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也有现代人看来是个好父亲事例的。比如曾子杀猪的故事,对小小孩童也能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就不失为一位现代意义上的好爸爸。故事是讲: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也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哄他说:“儿子你别闹,乖乖的回家去,等妈妈回来,就把咱家的猪杀了给你煮肉吃。’
等到从集市回来,曾子的妻子早就忘了杀猪的事,就去忙了。曾子却拿起一把刀,准备去杀猪。妻子看见了,赶紧制止他:“我不过是哄孩子的,你怎么当真了?”
曾子却说:“孩子是不能哄骗的。小孩子不懂事,就要从父母那儿学习做人的道理。今天你骗孩子,就是教他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儿子也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改用的方法。”
说完,曾子就杀了猪,给孩子吃了肉。对小小孩童也能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就不失为一位现代意义上的好爸爸。
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更是爸爸的小情人。现如今,家里有个女儿,好爸爸都会成为女儿奴,什么都想给女儿最好的,女儿的调皮捣蛋全是宠爱。在古代受封建思想影响,女孩子在家庭里是不受待见的,傅玄《豫章行苦相篇》就说“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说的是女子一出生就受到家里的漠视,古代女儿奴爸爸就较为稀罕了,其中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左思,就是这样一位好爸爸。
左思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他的名作《三都赋》一出,豪贵之家争相传写,最后,导致纸价由此上涨,出现洛阳纸贵现象。这样一位知名的诗人,在看到女儿的娇憨可掬时,也忍不住赋诗记录。左思有两个女儿,长女左芳,次女左嫒。左思为自己的两名爱女写下了一首长诗,名为《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顾眄屏风书,如见已指摘。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这首诗280个字长诗,都是写两个女儿的样貌、情态,梳妆、读书、玩耍、吃东西、挨打、生气的样子,一开头就用骄傲的口吻写道,“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称赞女儿的美貌。如今他有了两个玉雪可爱、口齿伶俐的女儿,对于相貌丑陋嘴又笨左思来说,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起了她们的顽皮:小女儿纨素,一大早学大人化妆,眉毛画得好像扫把扫过一样(“黛眉类扫迹”),口红也涂得乱七八糟(“浓朱衍丹唇”)。大女儿惠芳长得眉目如画,但总归还是个小孩子,化得还不够完美,在眉间颊上改来改去。左思评价说,看起来比织布干活还要辛苦得多。
“一天不打,上房揭瓦”。两个女儿一起捣乱的时候更是不得了,“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在园林中乱跑,果子还是生的,就摘了下来。在自家园子里满天飞,果子还没熟就摘下来,扔来扔去打“果”仗。有时候她们也会安静下来,帮大人干点家务,实际上呢,是在找借口躲学习。一听到外面大街上有什么动静,立马跑出去看热闹,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好。她们平时任性惯了,大人还一句都说不得。诗的结尾尤其可爱,见大人说要打了,马上一起转过去对着墙擦起了眼泪(“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涂口红没有规则,超过嘴唇范围,颜色也过浓。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偷搽妈妈的口红、想方设法拖延功课、爱看热闹,与现在小女孩的调皮大样子差不多,仿佛可以看见一千多年前的阳光下,没穿好鞋的小女孩咯咯笑着追逐嬉戏,雪白的衣袖在花树下轻盈地飘过。
从好爸爸左思这首诗,可以看出左思是个对女儿既不舍得骂、更不舍得打的慈父。从诗中描写两个女儿细节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日常生活观察得非常仔细,实现“陪伴是最好的爱”,显然常常陪伴女儿左右,是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好爸爸,比那些平常连人影都看不见爸爸强多了。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爸爸,也希望每个爸爸像古代好爸爸左思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