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4日,是我坚持写作的第四天(可能发表出来就是第二天了)。
因为今天有些事情没有及时更,尽管马上就第二天了,还是再坚持一下吧。在被窝里码字感觉特别神奇。

说一说夫差和西施。夫差在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他是吴国最后的王。公元前473年农历11月27日,吴都将在这一天被攻破,夫差有一千种理由杀了眼前这个来自越国的女人,但在最后还是把她安然无恙地留在了王宫里。这个女人,就是西施。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耐人寻味的诀别,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无法想象诀别的过程。
或许从现收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文物—青铜盉上能寻找一丝线索。青铜盉上的一段铭文这样写道:“吾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 吉”。专家推测这个女人很可能就是西施。春秋时期的金不是现在的金子,而是指青铜,这最后的“吉”字也非常令人玩味。

今天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夫差宠爱西施,似乎觉得专为西施铸一尊青铜器都不足以表达他的爱意,可他又不得不遵循那时候的礼法,毕竟西施不是贵族也不是自己的正式妻子,于是铸造这尊青铜器之前命占卜师问卦。不管是占卜师心领神会,还是夫差有意暗示,或是听天由命,问卦的结果是:吉。于是夫差就满心欢喜地将这个来自上天的昭示记录在铭文的最后。
如果我们抛弃诸多从一开始就潜伏着阴谋的爱情身上的政治因素,我们或许能从这个跨越了2500年的青铜盉上看到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一片痴情。

吴人称女子为“娃”,夫差为西施修建的宫殿则被称为“馆娃宫”,夫差不惜人力物力在馆娃宫附近修建了巨大的高台—姑苏台。据说站在姑苏台上,周围三百里美景尽收眼底,台上亭台楼阁,假山鱼池,气魄非凡。当时修建用的木材是从太湖走的水路运输,因为来往的舟船太多,造成了拥堵,称“木塞于渎”,这也是苏州木渎镇名字的由来。

如今苏州还有玩花池、玩月池、琴台等地名,据说就是夫差与西施赏花抚琴的地方。夫差专门让人用木板铺了一条长廊,木板下面铺上陶缸,每当西施翩跹起舞时,木屐踩出的声音通过木板下陶缸的回声有节奏地传来,清脆悦耳,夫差如痴如醉。他把西施的舞蹈叫做响屐舞,将这条长廊成为响屐廊。

虽然现在的晨钟暮鼓取代了长廊起舞的沉醉,但历朝历代还总是把西施和吴国的这段历史联系在一起,似乎西施之美和吴国之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从此,这总是成为中国男权时代总结失败亘古不变的理由。其实,据史料分析,吴国的灭亡是由于夫差的争霸野心和性格局限。

最为可悲的是西施的命运,虽然历代很多文学作品都说,吴国灭亡之后,范蠡带着西施泛舟过逍遥日子去了,但是史学家们始终相信,独自留在吴王宫的西施最后被越王勾践沉入了长江。一个有着沉鱼之美的绝代佳人,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emm…说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