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打破自己的模式
如果记住一个单词,或者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也叫做成长,那么这一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深度的成长一定是改变了某一个行为模式,打破自己的某个模式,意味着跳出原来的自己。这样的成长,带给人的喜悦是令人震撼的。
很久以来,在某个方面我一直在废墟上建高楼,建的多快,崩塌的多猝不及防,内心也随之一次次坍圮。想想这些年,自己内心真的是足够强大,求生意识足够强烈,不然坟头草可能已经风吹草低见牛羊了。
用越战越勇屡败屡战来形容,也不为过。每次从深渊里站起来,都会暗下决心,废墟上,我也可以逆天改命,我自己也要可以!
直到前几天,再一次爬起来拍拍尘土,突然问了问自己,我快乐吗?
一瞬间,泪如雨下。我触碰到真实的自己,那个是没有同类期待和攀比没有从众没有固化在群体里的个体。
这样做,我不快乐,而且从来没有快乐过,只是我不肯放弃不肯换一个方式。我要做出来,让一些人看看——我挟持了自己,让自己带着仇恨怨恨去行动,我埋葬在了自己,只为证明没有一些人,我依旧可以分解出我需要的那部分他人。
所以我不开心,也没有开心过。因为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被自己吓了一跳。
回忆我这漫长的几十年,我真真正正想要的,自己选择的只有那一次离开家的大巴之旅,而后的一切都是莫名其妙的符合他人期许,或者证明自己,很多时候只“不蒸馒头,争一口气”。
太多次为了争那一口气,那种不算报复的报复,为了那一瞬间的快感,我做了太多不是我想要的,也没有意识到是不是想要的事情。——仿佛我那一瞬间第一思考是否是自己想要的这个问题。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给人带来快乐呢?顶多是做到了松一口气,做不到又增一层仇恨,对他人对自己。
拖延,后续乏力,不了了之,没有真正的热爱,怎么会有真正的快乐?创业几次几乎都是投产的时候我生病,然后我退出——这是身体的智慧,她懂我。最近的一次创业,不到两个月见成果,四个人干到十八万,我果断分润退出,这个项目虽然机会红利,但也有后续的市场。我退出,让它生死看天意。写了14万字的小说,再有几万就结尾了,也成了烂尾楼。我以为我喜欢文案,做了一年多公众号,数据相对还能接受,也略有薄利,还是死在路上……
此刻分析,以这几个为代表的动作,其实都和我的废墟上建高楼性质一样,是带着证明和恨意的,是做给别人看的。
有时候,把细节连起来,勾勒出来的情节,令人惊诧。一个一个事件,串联出我的行为模式:为仇恨而前行。从而造就了一个“消失的自己”。
看到这个模式的那一瞬间,我身心分离的断裂感就找到了根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