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想法
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率?

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率?

作者: 32a02ac9115b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1:10 被阅读170次

    备课对于我们来说,像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备吧,好像也就那么点东西,没什么好备的;不备吧,好像心里又空荡荡的,感觉不踏实。

    记得刚出来工作时,我就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白天忙完各种工作琐事,晚上回到宿舍后,花上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备课。怎么备呢?就是打开课本,对照着教参,逐个字地阅读,跟着一笔一划地写教案。每天如此,不到十二点压根睡不了觉。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小感动。

    尽管现在对这样的做法不认同,但依然感谢当初的勤奋。因为想要成长,首先就需要接受刚开始的不完美,只要不违反原则,就先做起来,在行动中快速迭代升级;如果你是完美主义,希望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动手,那就相当于希望等每个路口都亮绿灯才上路,成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比起过去,我们现在要应对的工作琐事的确变得更多了,有些教师甚至多到没时间备课。网上也有不少应景的文章,呼吁让教师能够安静地教书。只是呼吁归呼吁,我们更需要的,或许是如果在现状中寻求突破。备课可以说是工作的一件分内之事,既然时间变得稀缺,那么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提高备课的效率。

    问题来了,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率呢?

    先来看看效率的公式:

    效率=有效工作量÷花费的时间

    从公式看,提高备课的效率,有两个基本思路,一个是增加有效的工作量,另一个是减少花费的时间

    1、增加有效的工作量

    要想增加有效的工作量,需要先了解备课是用来干什么的。

    通常的理解,备课是针对课堂的准备,但是我搜了百度百科后,发现从上面的解释来看,备课的“课”并没有局限于课堂,而是包含一切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首选需要把对象放大,除了课堂,还有作业、培辅和测验,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更大的格局,来规划自己的教学。

    试想一下,假如每个学期给学生发一本新的数学课本,让他们自学,结果会如何?有的学生天资聪颖,或许能学得很好;但是对于当前我面对的学生来说,更大的可能,要么是根本看不懂,进度推不起来;要么是能了解个大概,但是进度缓慢,一个学期估计也学不完。

    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就有两个存在的价值,一个是帮助学生推动学习进度,二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课的本质就是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这两件事情。

    另外,无论是课堂、作业、培辅还是测验,我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的效率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效率。

    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我们需要做两件事。一件是掌控沟通的方向,让教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点并不容易,有时你想让学生关注题目,但是学生揪着题目中的某个字眼想入非非,这时沟通的效率很难起来。另一件是调整沟通的方式,让教学持续得到优化。这点也不简单,有时你辛辛苦苦设计一个活动,学生探索了半天还不知所以,最后发现只要用一个类比就明白了,这时沟通的效率也高不起来。

    可以看出,学生的不确定性,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最大的挑战。备课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制定预案,更好地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有的教师备课时,总是纠结于课本中的某些细节,其实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很强,纠结过久也未必能得到更多的收获;而制定教学预案,能帮助我们不断地适应学生,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有效的工作量。

    比如在讲《用频率估计概率》时,课本上提到了一个例子:50个同学中,很可能有2个同学生日相同。在集体备课时,有的同事想到让学生举手的方式来验证这一点。我试过的做法是直接和学生打赌:“来打个赌,我敢保证咱们班一定有两个人同月同日生日!”当时学生异常激动地相互问生日,不到10秒就找出这样的两个人。

    有的人可能要问:“如果全班都没有这样的两个学生,你怎么办?”不难,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学生表示惊讶:“你们怎么都不按套路出牌的啊,不好玩!”另一个是向学生表示赞叹:“你们绝对创造了历史,赶紧申请吉尼斯纪录!”两个选择都能帮助我让课堂迅速回归正轨,这就是预案的价值。

    2、减少花费的时间

    不要误会,减少花费的时间,不是让你选择偷懒不备课,而是让你在备课的过程中,少做重复的无用功。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以课时为中心。他们会精打细算地规划,未来的哪几节上新课,哪几节上练习课,哪几节上复习课。如果进展顺利,就开心一下;如果进展不顺利,他们会重新规划接下来的课时。我也有过一段时间这样操作,常常会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在规划课时的过程中,需要对任务的完成时间有个预设,而实际的时间很难和预设的时间匹配,结果有时多出了一截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有时时间不够,只能拿后面的时间来补。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以教学资源为中心。有教材,他们会严格按教材中的流程来开展教学;有学案,他们会以让学生做完和自己讲完为荣。很荣幸,我也有过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结果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严守教材的流程和学案的任务,需要对学生的回应有个预设,而学生实际的回应很难和预设的回应匹配,结果很多时候,学生让我感觉“不按套路出牌”,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多次对比发现,在备课时,最好的做法,是以知识点为中心

    从课程开设的角度看,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简单讲,就是通过问题的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另一个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简单讲,就是运用逻辑,从条件出发向结论靠拢,或者从结论向条件靠拢,最终解决问题。为了训练这两个能力,学生需要学习一些数学的基本知识。

    也就是说,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工具,而课时和教学资源是为知识点的学习服务的手段。如果以课时和教学资源为中心,就好比我们纠结于出门旅游到底是坐飞机还是搭客车,却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去旅游一样。因此,我们更应该以知识点为中心来备课。

    那么,如何减少重复的无用功呢?方法是,搞清楚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可变的。

    备课中不变的,是知识点的底层逻辑,这是战略层面的事情,决定了教学的方向。既然是不变的,我们就可以集中时间一次研究,然后偶尔做细微的修补就好了。

    初中数学所有的知识点,从宏观看,分布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中;从微观看,分布在每一个章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初中的六本教材中。

    要想弄懂知识点的底层逻辑,最好的方式是以章为单位研读教材。有的人可能提倡要多看课程标准,我亲身对比后,还是感觉像我这样平凡的教师,还是从研读教材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更容易接受。对于教材,尽管教了多年的北师大版,但是自从看了人教版后,感觉人教版的逻辑性更强,更适合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点的底层逻辑。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可以理清知识点底层逻辑的两个组成部分。

    一个组成部分是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对应事物的本质,从定义可以得到,比如平行四边形、概率、方程等等。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背后体现的是初中的数学知识体系。比如有个同事形象地描述了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菱形,另一个是矩形。它们在继承了平行四边形所有性格的同时,还有自己个性,比如菱形四边相等和对角线垂直,矩形四角为直角和对角线相等。菱形和矩形又有一个共同的孩子,叫正方形(听着感觉怪怪的),正方形继承了它们的所有性格。”

    另一个组成部分是知识点的方法论,包括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界定了知识点的能力圈,告诉了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使用方法就像说明书,帮助我们切实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勾股定理的方法论包括两点,它的适用范围是直角三角形和三条边,想用就需要先证明有直角三角形存在;它的使用条件是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关系列出方程,解决许多相关的应用题。

    备课中可变的,是知识点的学习方式,这是战术层面的事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既然是可变的,我们就不必拘泥于一套执行方案,而应该快速搭建一个行动框架,然后准备多套应对的预案。

    行动框架的搭建,需要围绕学生学习的五个核心环节:明确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新知、巩固新知和新知迁移

    第一个环节是明确问题。学生学习数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明确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花时间向学生解释问题的来源和本质

    数学学习中的问题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我们可以提醒学生先做好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比如学生在接触概率之前,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就是新问题,在开讲之间,我会选择先和学生解释:“前面我们学的知识可以分为代数和几何两类,现在请大家换一个头脑,我们准备学一个新的东西,概率。”简单的解释,能帮助学生主动从心理上摆脱旧知识的惯性,同时引入了“概率”的概念,尽管学生不明白什么是概率,但他们会潜意识地带着这个问题来进入新课。

    另一个来源是解决旧问题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问题,我们可以先和学生解释问题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了解问题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可以进一步想平行四边形能否进一步特殊化,由此得到菱形和矩形。在开讲之前,我会选择和学生解释:“上学期我们第一次学习了四边形,把一个普通的四边形进化到了平行四边形,现在有个问题,平行四边形还能不能继续进化呢?”这样解释,能帮助学生理解,菱形和矩形并非新生的概念,而是与前面的知识紧密关联,同时也暗示了学生可以用进化的眼光来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明确问题之后,是获取新知。遇到问题,我们通常会从记忆中搜索答案,看看过去有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成功经验,如果有,就直接拿来再用一次;如果没有,才开始尝试动脑筋思考。思考的本质,就是把头脑中的旧知识重新组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新问题而言,思考通常遇到的障碍,一个是用旧知识解决不了,另一个是用旧知识解决太过麻烦,因此新知识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资源和环境,让学生能够探索和思考,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比如在讲平行线的判定条件时,课本的开篇是一个工人钉木条的例子。例子是很形象,但是对学生来讲,他们搞不懂为什么突然要关注夹角,为什么夹角和平行在一起了。我的选择,是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平行线段,然后和学生提问:“现在有两条直线,你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它们平行?”学生当时就开始纷纷议论,轮流到黑板上进行各种尝试,基本上是以失败或麻烦告终。尝试完毕,学生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我就开始介绍课本提供的方法,引入新的思路,三线八角。有了前面失败的尝试,学生都很关心三线八角到底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获取新知后,就到了形成新知。问题解决后,我们需要对新的思路进行梳理,保留有用的,剔除多余的,把它封装成一个新的知识点。这样,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能更精确地提取出来解决。

    比如在讲平行线的判定时,当学生得出了所有结论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最终得出一个知识点: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

    1、同位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知识点后,学生就能抛开先前探索的束缚,再次轻装上阵学习新知识。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他只要把这个知识点提取出来就行,并不需要重新回想过去的思考过程。

    形成新知后,是巩固新知。新知识的提取方式,其实就是“if...then...”。不过,形成新知并不意味着能够轻松地提取出来,因为新的知识点在头脑中的印象毕竟太浅,无法产生强烈的刺激。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刻意练习,帮助学生反复强化知识点的提取,从而实现知识点的巩固。

    比如平行线判定条件的提取方式,其实就是:

    if 需要判定平行,then 寻找相等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或互补的同旁内角

    学生刚学完时,都能把知识点背得溜溜的,一到做题的时候又懵了,半天动不了笔。尽管安排了一节练习课和复习课,但显然还不够。我的选择是利用课前小测、作业和培辅三个时间,高频提供判定直线平行的题目,帮助学生反复提取这个知识点。慢慢地,学生的速度跟上来,这就说明他们越来越熟练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新知迁移。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当一个知识点得到巩固时,学生就需要学会用它来解决更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变式。变式通常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结合生活情境,学生需要通过题目的表面看出题目的本质;另一个是综合其他知识,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合理分工。我们能做的,就是带领学生阅读问题,培养寻找关键词和关系的意识,理解问题的本质,明确知识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分工

    比如在讲解题目时,如果看到“在菱形ABCD中”,我通常会问学生:“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时底下会响声一片:“四边相等,对角线垂直!”如果看到“在RT△ABC中,∠C=90°,D为AB中点”,我会问学生:“直角、中点、直角、中点,你能想到什么知识点?”这时会有学生反应过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如果遇到了握手问题,我会问学生:“题目给出握手次数,要我们求人数,那人数和握手次数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时学生会一边笑一边想,我就顺着往下讲。

    有了寻找关键词和关系的意识,学生就能够更有方向地锻炼阅读理解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在多次反复的练习后,我会发现,有时测验中出到平时压根没见过的题目,学生还是可以找到解题的思路。而过去的我,曾经热衷于归纳各种题型,结果常常发现,在测验中只要出现平时没练过的题型,学生几乎都是空白一片。其实,题型是为解题能力服务的,后者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

    我是尾巴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备课其实并非一件轻松的活,但幸运的是,如果能够正确地备课,对我们的教学思路的积累会产生复利效应,起初可能增长缓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对教学会越来越轻车驾熟,而且效益匪浅。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ry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