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散文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要怎么理解这句话?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要怎么理解这句话?

作者: 姚予新知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21:11 被阅读0次

作者:沉醉的文人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句话富含深刻的哲理,其中的妖孽并不是指灵异事件,而是指大奸大恶的出现,正义消失或者人才流失等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就是国家兴衰的道理。

国之将兴,士皆归,邦之将亡,贤先避

这是《素书》中的一句箴言,国家政治清明,上下和顺,自然会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才也会纷纷来投靠,这样的国家自然就可以兴旺发达,反之,政治昏暗,人才受到排挤和迫害,他们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失去人才的国家,就等于失去智力,国家自然也会衰败下去。

大奸大恶

秦时的赵高以指鹿为马来排除异己,至使秦二世永远也听不到一句实话,直到陈胜已经兵临潼关之时,秦二世依然一无所知。

唐代的李林甫为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让玄宗下旨剥夺汉族节度使的兵权,全部用胡人来当此要职,最终使得安禄山坐大。

正义的消失

当老实善良的人越来越老实,奸佞小人越来越猖獗的时候,就说明正义正在消失,当正义消失之后,邪恶就会当道,谎言就成了真理,善良之人得不到保护,奸邪之人得不到惩制,这样的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谦宇心得:“国家”在不同的人认知中有不同的概念!在我的概念中,国家永远不会亡,因为国家的概念是国土和国土上生活的人们!

相关文章

  •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要怎么理解这句话?

    作者:沉醉的文人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句话富含深刻的哲理,其中的妖孽并不是指灵异事件,而是指大奸大恶的出现,正义...

  • 悬疑|《寻妖记》(1)

    楔子: 话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夏桀无道,是以有二龙止于帝庭;殷纣失德,是以有三妖聚于坟前。...

  • 古诗文翻译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It is an attribute of the ...

  • 诗词好句(四)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小窗幽记·集醒篇》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十大名妓系列之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倾国倾城非奴愿

    很多人都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于是正如妲己之于商纣、,褒姒之于幽王,杨玉环之于唐明皇。朝堂倾覆、国将不国之际,似乎都...

  • 凭什么要求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谓之贼,妖贼一日不除,则天下一日难平,一家企业快速死掉,妖孽和老贼必然是祸害天下的必选啊...

  • 至诚如神「读《中庸》有感」

    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见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

  • 晨读《中庸》第24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

  • 《中庸》译文集 三十 至诚之道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

  • 【中庸2.28】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正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要怎么理解这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ah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