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神的迷宫》一个标着童话标签的残酷的故事。这部影片是黑暗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残酷的现实中小女孩都选择用幻想来逃避现实,笑着离开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去往理想的天堂。这部电影小女孩去的是冥界地府,同样的含笑,同样的让人心痛。
很多看完电影的人纠结于小姑娘与潘神的接触是神话还是小姑娘的幻觉,支持的各方还分别用电影中的细节作为佐证。我倒是认为,故事本身就是导演思想的呈现,无所谓真假,因为每一部电影都是虚构的作品,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通过它导演想传达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小姑娘与潘神的接触实际上是与她所经历的现实相互印证的。就像潘神交给小女孩书时说的“它将揭示你的未来。”
一、初遇精灵:(现实)在去上尉家的路上,小女孩在看带来的童话故事书,她的妈妈却说我们要去的是户外,你也不小了不该相信童话之类的话。说明孩子的妈妈预见到即将面临的现实的黑暗,而且不相信魔法、神话等奇迹的力量。而孩子在面临迷茫的未来时还是抱有童心的,对于脆弱的幼小心灵,有童话就有希望。这也注定她会遇到精灵。
(虚幻)在偶然停留的路旁,小女孩下车捡石头,碰到奇怪的虫子,相信它是精灵。
二、见到潘神:(现实)见到继父,一个不愿迁就自己的陌生人(从握手就能看出了),住进到处怪声的屋子,看到诡异的迷宫遗址,睡在体弱多病的大肚子妈妈身边。这一切都让这个12岁的孩子感到不安,母亲需要自己照顾、继父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父亲(小女孩见到她的女佣就澄清自己和上尉的关系)。给未出世的弟弟讲关于永生和死亡的魔幻故事,也把自己带入虚幻的世界,可能在小女孩的潜意识里就有死亡即是永生的观念,也为结局做了铺垫。
(虚幻)在变成精灵模样的怪虫子的带领下见到潘神,被告知自己是冥神和月神的孩子,这也是受她亲爸爸去世,妈妈病危的现实影响。死者成为冥神,她希望病危的妈妈可以成为永恒的月亮保护自己。得到神奇的书,可以预见未来,得到任务,返回冥界,成为公主。
三、找蟾蜍,拿钥匙的任务
(虚幻)在森林还未形成的遥远时代(原文记不太清了),生物生活在大树里,后来一只大蟾蜍占领了树,吸取它的营养,树就死了。小女孩的任务是用三颗魔石换回钥匙。经过他的多方努力,她得到了钥匙,却弄脏了新裙子。此时镜头一转,小女孩手中的钥匙与库房的钥匙重叠在一起,这也印证了此钥匙与彼钥匙的关系。
(现实)小女孩的继父,一名军官,奉命缉捕躲藏在森林的游击队员,为了切断他们的粮饷霸占周围村民的物资,并用钥匙锁在库房里。在军官身旁服侍的女佣和医生其实是内应,他们联手偷出钥匙交给游击队员。对应虚幻,谁是蟾蜍,谁是喂进蟾蜍肚子里的带出钥匙的魔石,就不言而喻了。
小女孩弄脏裙子,妈妈很生气。因为她曾说过,在自己小时候只要有这样的裙子就什么都不想了。漂亮的裙子代表着军官家富裕的生活,而小女孩为了追求自由,拿到钥匙放弃了这一切,也有抗争现实的意味吧。
四、仙草救母,母亲烧草去世
担心病重的母亲,小女孩搁置了完成第二个任务的计划,潘神给了他仙草的根来救母亲,我感觉有点像人参,可能代表她的妈妈吧,因为仙草刚开始动的时候的动作和床上熟睡的妈妈的动作极其相似。把它泡在牛奶里以鲜血来滋养,隐喻她的母亲只有吸食人民的血汗才能顺利产下孩子。可是仙草的秘密被发现了,上尉把处理的权利交个妈妈,她绝望的将仙草丢入火中,并说了一些接受残酷现实的无奈和失望的话,而后难产死了。对于这个世界的失望,让他没有了生的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许是她在剥削人民与自我矛盾中做出的选择吧。
五、贪吃葡萄误大事
(虚幻) 小女孩接受的第二个任务是在墙上画一道门,穿过摆满美食的桌子,用钥匙打开柜子拿到东西,期间动作要迅速,而且不能吃桌上的任何东西。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有眼无珠暂时沉睡的吃人怪物,放松了警惕,在拿到匕首之后,偷吃了桌上的葡萄,害死了两个负责引路的精灵,还险些命丧怪物之手。
(现实)女佣和医生给游击队带来了药品、钥匙和战事的消息。并劝解他们尽快出境离开这里,可是游击队员却在制造了爆炸事件后选择去偷给养,导致部队受到重创,俘虏出卖了内应,医生和结巴俘虏两个人牺牲了,只有女佣逃脱。在上尉伏击游击队时右手举枪,和怪物单手寻找小女孩的姿势一摸一样。。。葡萄、引路精灵、匕首(代表反抗或是女佣逃跑时的武器)、暂时沉睡的吃人怪都是相互印证的关系。
六、最后的任务
(虚化)带走弟弟到迷宫,用弟弟的血打开冥界的大门。。。最后她还是放弃了。。。
(现实)这是我最不想提到的,上尉追到迷宫看到小姑娘在自言自语,根本没有什么潘神,一切都是虚化的想象。也许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她渴望逃脱这个残酷的现实,要离开到冥界找爸爸,月圆之夜与月神妈妈团圆,带走弟弟让他也不必经历现实的苦难。以死来达到永生,可是最后她心软了,弟弟是她世上的最后一个亲人,她不愿伤害他,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针眼(潘神说只扎一个小针眼,取她弟弟的血)。
上尉放弃了抵抗的战役,选择去追自己的孩子,其实医生死前的话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因为服从而服从,我做不到。”当生死关头,上尉选择了自己的骨血。他时刻带着父亲的表,那个在父亲牺牲时停止转动的表,其实他在他心里扎根的是战死沙场的父亲的精神。当他来到迷宫出口,知道死亡是注定的时候,还是恳求女佣抚养自己的孩子,并留下他唯一可以传承给儿子的东西,“告诉他我牺牲的时间”,就想他父亲当年做的一样。但是他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游击队员还会为了理想和自由而斗争,却不会把为了斗争而斗争的精神传给他们的下一代,这一点令人欣慰。
故事的最后,游击队员找到了小女孩,她含笑倒在了血泊之中。。。(虚幻)她到了冥界看到了父亲和母亲(和现实中的母亲一摸一样),潘神解释说因为你“不惜牺牲自己也不伤害无辜的人”,所以你通过了考验,成为了公主。
(现实)人们在月光下含泪送别这个死而无悔的小女孩。这不仅让人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天亮了,阳光照在小女孩的身上,她已经被冻僵了,手里还拿着半根已经熄灭的火柴。。。谁说死时一种痛苦,卖火柴的小女孩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而这个女孩成为了冥界的公主,她们都过上了比现实世界强百倍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结局凄惨中也带着温暖,让人心痛的温暖。。。。。。
至于上文提到的潘神的迷宫到底是小女孩的幻想还是美丽的童话的问题,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如果你是一个无法接受现实的富有童心的人,那就相信冥界的存在,并牢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伤害无辜”的铭言,寻找幸福的大门。
如果你是一个能改变自己,改变现实的人,就请结束这残酷的一切,让孩子们不用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童话,因为这里就是幸福的天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