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那个孩子跳楼了

作者: 沐一布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23:4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上次写的隔壁女孩没过多久,今天又该写男孩了。我调整了一整天的情绪,现在勇敢地记录吧。

男孩跳楼了,14岁稚嫩的花季少年,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青儿生病请假,我早早地送小七去上学,来到小区大门外,一条警戒线围绕小区出口,有警察,警车,救护车,还有一个小帐篷,我心里咯噔一下,看这情形肯定出事了。

我好奇地寻找事故者,一眼就看到了男孩的妈妈,她坐在石阶上,脸色苍白,周围还有警察围在她旁边。我刚与她对视,就被警察驱赶了。

我把小七送到学校,一路上都都在琢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快速买好菜,想尽快回到现场一探究竟,可是回到小区,他们都离开了,空无一人,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留下任何痕迹。

我走进小区大门,看大厅的沙发上坐着一位老人,周围也站满了人,似乎在安慰坐在沙发上的老人。

我的好奇心已经按捺不住,就上前询问,一个老人说有个孩子跳楼了,是她的外孙,说完看向沙发上的老人。

我想起了男孩的妈妈,推断出就是那个男孩。我问:就是个子高高的那个孩子吗?老人点头说是。接下来她们的对话我已经听不清了,因为我的脑海里全都浮现出男孩的模样。

我隐约听到有人说,男孩的妈妈逼孩子去上学,孩子死活都不去,然后就跳楼了。可是,简单的几句描述,哪能这么轻易就概括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他的结束肯定是无数个事件堆砌的。

我突然感觉两腿发软,手心出汗,莫名的伤感袭来。我挂念青儿还没吃早点,匆忙地回到家,我一边做早点,一边思忖着窗外事。

我努力回忆两个孩子,一个是隔壁抑郁的女孩,一个则是男孩。我努力回忆我和他妈妈那次简短的交流,其实我早就从他妈妈的话里看出苗头,我只是不愿意恶意揣测罢了。

他妈妈跟我聊到抑郁女孩的时候说道: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动不动就抑郁,是抑郁没饭吃吗?

意思就是说孩子无理取闹,生活无忧还动不动就抑郁,莫名地让父母增加负担。让人感觉到她没有理解孩子,更没有丝毫的同情。

她还说:我的儿子怎么着我都要叫他回学校,在学校总比在家看手机好。这句话又表明了对孩子的情况不关心,只要孩子在学校,不看手机就好,至于在学校是什么情况也许都不重要。

我想从妈妈的只言片语中做一个推测,试着挖掘他们的亲子关系模式。

1、孩子厌学

根据孩子最后说的“不想去上学”来推测,孩子可能早就厌学了,每一次回到学校也许都是妈妈软施硬泡地说服孩子,孩子才被迫回到了学校。

孩子厌学,父母最不该在“讲道理”上面用力,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会自动屏蔽“道理”。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教导,在青春期能够“自己说了算”的年纪,不会再听父母唠叨。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任何道理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被改造”,而他们这时候却只想做自己。

如果父母恰好是“爱讲道理”的教育模式,这个时候也许就无效了,而且前期被道理压迫的越多,孩子反抗的动力就越强。

2、控制

男孩的妈妈平时跟我闲聊时说过:孩子大了难管,说什么都不听,而且还会顶嘴。

孩子“不听话”就意味着不认同妈妈,所以通过顶嘴来反抗。可妈妈不但不换一种方法,反而认为孩子“难管”,所以再次激起她控制的欲望。

控制的负面影响已经说的太多,控制也迟早会激起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的就是控制产生的后果。

3、孩子的叛逆

控制的结果就是叛逆。孩子即使被迫回到学校,也不会学习。妈妈似乎也不关心厌学的孩子,他们在学校几乎就是度日如年。

因为不理解孩子,不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所以只要是孩子反对的事,都认为是叛逆。

男孩读小学的时候我在校门口见过他,几个同龄人对他动手动脚他也不反抗,我一直有一种猜测,他是否经常会被同学欺负。假如这种猜测成立,妈妈有没有保护他就不得而知了。

4、寄生

这个推测是从我对他们一直以来的观察而得出的,我没见过孩子的父亲 ,他们似乎就是一个单亲家庭。

如果是单亲家庭,妈妈很可能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且告诉孩子:你就是我的一切,我这么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之类的道德绑架,孩子就会背负“父母”这个沉重的包袱,谨小慎微,不敢出错,更不能做自己。

如果压力过大,孩子要么摆烂,要么做出极端的行为。因为被寄生的孩子无法负重前行,更不可能发展自我,他们要么抑郁,要么崩溃。

听孩子的外婆说,男孩的妈妈没工作,爱打麻将。那么就可以断定妈妈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她肯定希望孩子有出息,甚至希望超越自己。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也难免对孩子有期待,妈妈只是没有学习怎么教育好孩子。亲子关系一场,妈妈也不曾想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葬送了孩子的生命。

不知道这样的亲子关系何时才能结束,什么时候才能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他们生来就有自主权,选择权,不知道他们何时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也希望以上的猜测成立,假如猜测成立,那么就能警醒更多的人。

教育的内容其实不多,亲子关系永远排第一位,关系不好,说再多,做再多,都是徒劳。因为就像那句话说的:一个人不会听从他讨厌的人说的话。

有时候,好的关系胜过千言万语。因为好的关系包括了尊重与信任。

愿天下亲子和谐,再无悲剧 !

相关文章

  • 那个跳楼的孩子

    美好的寒假开启。今天,表弟召集了几个姊妹,聚在一起吃个饭。天气晴好,真是个好日子。 饭还没吃完,接到了一以前搭班班...

  • 孩子跳楼了

    8月31日,开学季。 早上六点半起来,洗漱完毕,准备送儿子去上学。忽听得外面有个女的在小区里嚎叫。...

  • 那个跳楼孩子的母亲

    救护车警车已经从小区撤离了,她疯狂声嘶力竭到昏迷,此刻正躺在医院里,一小时后微睁双眼又闭上,她不愿醒来面对这...

  • 2021-03-18

    安徽那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跳楼了。如果不是无法承受,谁又愿意选择这种最惨烈的方式。 疫情期间,小区里有一个人跳楼了,...

  • 那个跳楼的女孩子

    徐冬冬坐在六楼顶,看着街灯在风里摇曳的灯光,听着楼下小超市里放着的“一杯敬死亡,一杯敬自由”,又灌下一口冰凉的啤酒...

  • 10岁孩子跳楼了

    上周五,小区里一个10岁的孩子跳楼了。 四年级的男孩 游戏充了7000块钱 被妈妈打了一顿 爸爸出差不在家 夜里自...

  • 有个孩子跳楼了

    一个高三的孩子,学习挺好,因为学习成绩下降想不开跳楼了。但我想说的不是孩子的心理建设,我想说这个传达为什么不能有点...

  • 孩子跳楼 缺失了什么

    又听说某一中有孩子因受不了学习的压力跳楼自杀了,花一般年纪的孩子却选择了轻生,让很多人不解! 近年来孩子自我伤害的...

  • 活着就有万般可能,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1 9月9日,北京左安门内某小区一出惨剧终于被制止了。那个无辜的孩子终于不必担心被妈妈逼着跳楼了。那个情绪失控对丈...

  • 教育是耐心和爱

    那个因学校批评,被妈妈当众扇了两巴掌的14岁孩子跳楼了。孩子沉默了3分钟决然翻跃栏杆而下,他的自尊、他的恐惧、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月11日,那个孩子跳楼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jp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