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094887/eaf27148d05552d4.jpg)
我的寒假小班再有今明两天就结束了,然而从昨天开始我又加了码,决定利用余下的这两天时间,把给孩子们灌输的这点知识,专意讲给家长们。此决议一提,立马得到各位家长的积极响应,还好,没有哪一位托词太忙而缺席听课。
这让我想起去年春季在青少年宫的授课情形,每次去上课,都见大厅处走廊里的座椅上成群成片埋头看手机的家长们。我的班里人不多,有许多闲置的桌椅,我总是诚意挽留送孩子的家长们进屋旁听,我甚至把自己带去的纸和笔发到他们手里希望他们与孩子一道做练习,然而据我观察只有一位长者是认真的,据说这位是孩子的爷爷,一位退休的单位领导。而有的妈妈或爸爸坐在那里还是照样看手机,更有的干脆就不进屋,宁愿去大厅里自由活动。
说心里话,这种现象直到此时此刻我都是无法弄明白的。假如是因为我的课不具吸引力,那么完全也没有必要牺牲孩子和自己宝贵的时间大老远的前来听课,去年降雨量大,几次都是顶着雨具远路赶来,可是既然来了,因何却并不在意孩子的学习状态呢?对此情形,我一度为孩子们感到无助,当今时代的中国,孩子们学业上的压力何其巨大,一个重重的书包背上去,几乎要压垮一个无辜的童年。设想一下,倘若家长能坐下来静下来,与孩子一道做一回同桌同学,回到家里一起探讨各自的收获帮助孩子理解消化,这是何等自然的亲子教育多么难得的亲子契机呢?还有比这更好的亲子模式吗?
当然这样说也许会引得家长们的抱屈,因为他们也同样压力巨大也同样有重重的生活的背负在身,然而,万物的生长都有时序,一旦错失将不复重来,我只是在一厢情愿的试图规避成长的遗憾。
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之师,每时每刻各个方面,家长的言行与心态都在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哪怕有一天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父母对于儿女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再好的老师再好的教育都无法相比,因为父母原本就是孩子的根,而儿女就是这棵树上的枝叶或花果,所有的营养都自根处汲取,假如一个孩子呈现出人格完善或学习能力或生存智慧上的缺失,那么你去刨根,最后必然会追到父母那里。
所以我的焦虑常常是多向交叠的,为孩子们也为家长,同时也在为这个社会,以及我自己。因为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命运,更多的个人命运加到一起就是这个民族的命运,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愿不要认为自己对别人没有责任,事实上是有的,谁都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每个家长把孩子带好教育好既是家庭责任也是一份社会担当,学习的终极目标绝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孩子某前程,而是为他未来的价值或能量的释放提供更为宽广的可能性,为这个凉薄的世界带来光明与温暖,所以教育是神圣的,父母是神圣的,因为一旦身为父母,就自带这一层光环,这光环乃上苍所赐,万不可因漫不经心而使其黯淡。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时常感到许多家长或许深陷误区,把孩子送到学校,从学校接出来又送进辅导班,以为这便万事大吉,接下来就剩下了对孩子成绩或状态的不满以及日甚一日的焦虑。为自己节约时间去挣钱为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去创造条件这是没错的,但是一定处理好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人们常在嘴边说的世上有几个“不能等”,除了对父母的孝心,还应再加上这一条~~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能等的,因为每时每刻父母都在老去,而每时每刻孩子都在成长。
这样想来,真想在这里说一声,家长们辛苦了,如果可能,我愿意为你们分去些许忧愁,并以此视之为莫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