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络按摩
中脘穴 - 草稿

中脘穴 - 草稿

作者: 小荷画竹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21:45 被阅读0次
中脘穴 - 草稿 中脘穴 - 草稿 中脘穴 - 草稿 中脘穴 - 草稿 中脘穴 - 草稿

共2个含义

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辅助消化等。

中文名

中脘穴

外文名

Often in the den

实质

属奇经八脉之任脉

特点

消化系统疾病

功能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功能主治

功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中脘穴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穴位释义

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中脘穴

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穴位配伍

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

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

中脘穴

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

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

配阳池穴、胞门、子户(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

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食物中毒、癫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等。

日常保健

中脘穴

点揉法: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医讲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一般是指肚脐周围,此处不必考虑顺逆补泄。

点掌按中脘穴的功效

中脘穴

一、胃部保健。可用掌揉法。

二、治疗胃部疾病。对于实症,比如由生气或情绪影响的胃疼、胃胀、打嗝、嗝逆等,像针刺般的胃疼,灼热般胃疼,可以用点揉法。对于虚症,比如胃部隐隐作痛。

相关文章

  • 中脘穴 - 草稿

    共2个含义 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

  • 穴位养生篇—中脘穴

    中脘穴是任脉的一个穴道。中脘穴是胃之募穴(脏腑经气聚集于胸腹部的俞穴),是胃经的灵魂俞穴,胃病多取中脘穴。八会穴中...

  • 中脘穴—养胃

    位置: 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功效: 中院穴有调理消化系统、...

  • 艾绒堂艾绒液人体十大养生穴

    ➊明目醒脑穴:风池。 ➋养胃穴:中脘。 ➌补肾固元穴:关元。 ➍养护心脏穴:内关。 ➎清热止痛穴:合谷。 ➏ 解腰...

  • 健康日记

    一 只要百会穴处 脑户穴处不顺畅 就一定是鸠尾穴 中脘穴的问题 一般伴随胃气不和 需要针灸中脘穴 直至按压不会疼痛...

  • 初天麟:三个手法治胃病

    中脘穴 中脘穴在身体正中线的任脉上,肚脐向上4寸处。这个穴位是胃的募穴,专治胃寒、胃痛、呕吐、泄泻。 用食指和中指...

  • 胃痛:

    胃痛:足三里+中脘穴 胃痛:足三里+中脘穴 人到一个新地方就容易胡吃海喝,吃多了,或者遭遇水土不服,容易引起肠胃胀...

  • 艾灸调理痔疮

    第1天 八髎穴,长强穴,阿是穴(患处) 第2天 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阿是穴(患处) 第3天 百会穴,...

  • 十大养生穴

    【老师说穴位养生:人体十大养生穴】 1、明目醒脑穴:风池。 2、养胃穴:中脘。 3、补肾固元穴:关元。 4...

  • 艾艾贴案例之面瘫

    艾灸取穴:主穴是地仓,郏车,颧髎,阳白,配穴取合谷,大椎,中脘,神阙,关元,内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脘穴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ch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