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自然科普想法
相对论⑦︱诸葛亮的“缩地之法”是什么梗?

相对论⑦︱诸葛亮的“缩地之法”是什么梗?

作者: 打折的杨过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23:30 被阅读74次

《三国演义》第101回,诸葛亮又一次北伐,李严负责督运的粮草迟迟不到,眼见诸葛家没有余粮了。

诸葛亮打听到陇上的麦子熟了,就想偷偷去割人家麦子。谁料司马懿也是鬼精鬼精的,早就领兵在那守着呢。

诸葛亮就乘着四轮车,缓缓向魏军营寨而来。司马懿急忙派二千人马来捉诸葛亮。孔明见魏兵来追,就吩咐回车,遥望蜀营缓缓而行。

魏兵纵马狂奔,就觉得阴风习习,冷雾漫漫。追了50里,但见孔明的小四轮车在前面慢悠悠走,就是死活追不上。

司马懿带领大队人马赶了上来,说别追啦,诸葛亮这是用的六甲天书里面的“缩地之法”,追不上的。

诸葛亮这边装神弄鬼,那边派人偷偷把司马懿家的麦子给割了。

1|尺缩效应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似乎是空间在诸葛亮走过时,被“浓缩”了,在魏兵追赶时,又被“还原”了。诸葛亮走过的1里,相当于魏兵的5里甚至10里。

爱因斯坦说,孔明肯定是搞错了,根据相对论,“尺缩效应”确实存在,只不过只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才会明显,像您这样慢条斯理装神弄鬼的结果,恐怕只有一个——被活捉。

如果我们相信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两个前提——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那么,长度收缩是可以推导出来的,如同时间膨胀一样。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段距离,我们在地面测算,宇航员应该飞25年才能到。但在高速飞行的宇航员自己看来,只要飞15年就到了。请注意,不管在我们看来还是在宇航员看来,飞船相对于这段距离的飞行速度是一样的。

这就意味着,宇航员看到的这段距离,比我们看到的要短。

2相对时空

根据相对论,时间也好,长度也好,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物体的长度在相对于它静止的坐标系中是最大的。如果你跟它有一个相对的运动,你就会觉得它比静止的时候短一些——这就是长度收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以0.8c(80%的光速)飞行。在地球上的人看来,飞船上的人,不但时间变慢了,飞船的长度也只有原来的60%了。

那你理所当然的会想,飞船上的人也会按60%的比率变扁;当他躺倒睡下时,身高又会按60%的比率变短。

不是这样的。因为他相对于飞船是静止的,所以在他看来,不管是飞船的尺寸,还是他自己,都和在地上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如果他向窗外瞟一眼,如果他还能看到地球的话,可能就会大吃一惊,地球怎么变成橄榄球了?再看看太阳,咦,太阳怎么也被压扁了?

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他的坐标系——飞船是静止的,飞船外的坐标系才是运动的,是收缩的。

打个比方,你看你老婆是好吃懒做不可理喻的死肥婆,她看你是胆小好色神经兮兮的油腻男,你们自己看自己,肯定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你们观察的坐标系不同。

3坐标系转换“翻译”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这两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呢?空间的长短也好,时间的快慢也好,都不是客观的、绝对的,谁来看都一样的。

中国人看日文,哇,好多汉字!嗯,连蒙带猜,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日本人看中文,哇,好多汉字!嗯,连蒙带猜,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

那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是不是就可以通过文字实现相互理解了呢?No,开什么玩笑?!你们需要一个翻译。

时间和空间也是一样的,每个坐标系都有自己的时空数字。不同的坐标系要想交流,要先做“坐标变换”,把对方的时空数字“翻译”成自己的。

如果永远不发生关联,飞船上的你和地面上的我,各过各的日子,生活就没有任何区别,岁月静好。可是一旦要联系,我们就需要一个坐标系的转换,需要一个时空坐标“翻译”。

当然,这里所说的坐标系,不一定非要是大尺度的地球、太空、太阳系,你和你老婆,走在路上的你和跑得比你快一点点的你家的狗,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坐标系。

只不过,相对于光速来说,你和邻村二丫头的坐标系之间,相对速度低的可以忽略不计,你们微信聊天,基本上就不需要进行“坐标变换”了。

(万维钢《精英日课》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对论⑦︱诸葛亮的“缩地之法”是什么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dmrqtx.html